吴建中
编者按:徐汇区图书馆转型升级成徐家汇书院,既是满足市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必然,也是文化点睛城市街区的妙笔。身处徐家汇源的徐家汇书院,根植于徐汇区源头的历史积淀,包裹在书香、咖啡香和鸟语花香之中……面纱将揭,等你前来。
近年来图书馆界流行一句很响亮的口号:“图书馆,市民的第二起居室”,表示图书馆是人与人交流和分享的第三空间。但你听说过“图书馆,市民的第二书房”吗?
南丹东路上的徐汇区图书馆在1990年开放的时候,设施还算不错,随着一个个区级馆的新修新建,徐图很快变成区级馆中的小馆,甚至还比不上一些规模较大的街道图书馆。但正是这一规模和设施上的不足,将徐图人的创新精神激发了出来。馆小能量大,徐图在着力提升借阅服务质量的同时,开拓出不少超越传统业务的创新型文化项目,在全国公共图书馆每一次评估中都保持了全国一级图书馆的荣誉。
有一次徐图领导找我,说徐图准备在徐汇区范围内自建一卡通借还书系统,将服务延伸到社区图书馆,希望得到市级图书馆的支持。那时上海正在推进全市借还书一卡通体系,还没有做到街道社区分馆全覆盖,不能让徐图从中独立出来。但是徐图领导的这一建议,反映了基层图书馆的迫切愿望,也逼着我们加快了全市一卡通的建设步伐,到上海世博会举办前,上海区县街镇及社区图书馆一卡通实现了全覆盖。
在徐图众多包容性创新服务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盲人图书馆,它是上海地区首家为视障者开放的图书馆,有盲文图书和各类有声读物1万3千多件,其中包括了盲文杂志和为视障者配备的专用电脑和书写工具等,服务采用馆内阅读、外借、送书上门、邮寄、开办盲文识字班等方式,全方位满足视障读者需求。为了方便视障者借阅图书,市残联、上海图书馆、上海市邮政局联合推出了视障读者免费寄送有声读物的特色服务,这一服务首先在徐汇等区试点落地,深受视障读者的好评。
历年来徐图的重心是下沉基层,将服务送到千家万户。徐图不仅为街道和社区图书馆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而且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如世博期间举办“走近世博文物图片展”,在徐汇区下属的街道和社区图书馆巡回展出;组织“文明观世博”征文大赛,由街道和社区图书馆组织居民参与并推荐选送优秀作品等;为了让未成年人学会利用图书馆资源,主动把“悦读护照”和读书活动送进校园;青年白领因工作时间不方便到图书馆借阅,徐图率先开创了“约书吧”线上服务,让读者可以线上预约、线下到就近的“书香驿站”取书;近几年,徐图还与区域内的多元空间广泛合作,打造社区居民身边的“灯塔书房”,为读者点亮阅读之光,成为徐汇阅读的一张名片。
徐汇区是寸土寸金之地。2019年底徐图大修,馆方与读者合作举办了一场“把徐图带回家”的活动,收到区内市民的热烈响应。这一活动,不仅确保了馆藏图书完好无损,而且更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体现了“图书馆,市民的第二书房”的初衷。读者在自己的书房里,不仅有自己的书,而且有图书馆的书,他们不仅为图书搬运作出了贡献,更重要的是,把徐图带回了家。
一座现代化的徐图新馆就要落成开放了,这是徐汇市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因为徐图已经成为他们的第二书房。徐图与市民之间的合作是公共图书馆领域的成功实践,也充分体现了《国际图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2022年版)倡导的立足社区、服务社区的办馆理念。
让人、书与空间融合。请看明日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