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对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作品进行表彰。“上海出品”的电视剧《功勋》、图书类“足迹”系列摘得特别奖、电影《奇迹·笨小孩》《攀登者》、电视剧《人世间》《超越》、杂技剧《战上海》、广播剧《黑色沃土》、歌曲《一起向未来》、图书《千里江山图》在六个门类均有斩获,上海市委宣传部再获组织工作奖。“上海出品”的作品之所以能得到观众和读者的青睐,是因为上海人用隽永的讲述方式,让革命先辈的理想在Z世代的心头闪耀,同时也把我们今天的灿烂生活记下,与后人分享新时代的喜悦。
红色文化赓续传统
上海杂技团演员们以独特的杂技语汇开启红色记忆之门,《战上海》也是杂技艺术首次体现这一题材。剧目以解放战争时期上海战役为历史背景,通过对传统杂技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运用杂技语汇传递红色文化精神内涵,艺术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军,在上海地下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协助下解放上海的英勇事迹。此外《战上海》积极在艺术创作中寻求突破,以引领中国杂技舞台艺术创新与探索的新标度为目标,努力将其打造为原创红色经典杂技剧。
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是上海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孙甘露的创新之作。该书所表达的是:文艺作品只有扎根人民,才能进行无愧于时代的艺术创造,才能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评论界认为,孙甘露用小说家的视角和笔法,复刻了一幅幅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场景,同时最大可能地还原了中国近现代城市与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联系,在当代原创文学作品中第一次将“千里江山”的宏阔背景和“万家灯火”的微观视角融入主题创作。
可以说,这些从前的故事向如今的年轻人讲述着前辈们的付出与努力,也激励着他们创造新的辉煌。
光辉岁月历久弥新
影视剧方面,就在“五个一工程”揭晓前,在第35届华语百强电视剧华鼎奖提名榜单上,“上海出品”的《功勋》荣获满意度调查第一名,《人世间》荣获10项提名领跑。
电视剧《功勋》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统筹协调拍摄、上海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联合出品,以首批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为人物原型。《功勋》创作团队在查阅史料、实地采风、走访原型的扎实基础上,以真实为依托,既展现人物在所处领域的卓越建树,又将他们为人子女、父母、夫妻的普通人一面呈现给观众。
上海参与拍摄的电视剧《人世间》,改编自茅盾文学奖得主、作家梁晓声同名小说,小说通过周家三兄妹的成长经历,塑造出众多劳动者、建设者、改革者、创业者的人物群像。《人世间》在央视播出后创下央视一套近五年的收视新高,同时在爱奇艺站内成为今年第一个热度值破万的电视剧。
由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出品的电影《攀登者》,改编自中国登山队在1960年与1975年两次向珠峰发起冲刺的真实故事,作为罕见的国产大制作登山题材电影,展现了中国攀登者的英雄事迹。励志体育竞技剧《超越》聚焦冬奥重点赛事“短道速滑”项目,通过三代运动员的奋斗、成长,讲述冰雪运动故事。电影《奇迹·笨小孩》则描摹了普通人抓住机遇,于历史洪流中谱写命运华彩篇章的时代肖像。
美好生活值得歌颂
“上海出品”不仅能把从前的故事拍摄得让Z世代的人爱看,也能把今天的幸福生活讲述得让人爱听。图书《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习近平上海足迹》编写组深入挖掘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工作7个月零4天的点点滴滴,书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共92人、单位37家,以报告文学的写法,从党的建设、上海定位、新发展理念、城市精神和百姓生活五个角度切入,结构脉络清晰简洁,内容厚重扎实。
三集广播连续剧《黑色沃土》由上海东方广播有限公司联合吉林广播电视台、西安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联合出品,该剧以耕地保护、粮食安全为主题,描写新时代新农民在土地耕作方式的变革中探索耕地有效利用和保护途径的故事。
本报记者 吴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