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现场形态各异的兔子 记者 孙中钦 摄
兔年新春期间,规模最大、形式最丰,既喜庆又酷炫的兔子展,今天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与读者见面,300多只兔子蜂拥而至,其中有知名艺术家的创作,有新锐动漫画家的创意,还有潮流艺术家天马行空的想象,以及艺术院校师生、社会各界文艺爱好者的作品,可以扶上墙的、喜欢蹲地上的、站门口吹风的、躲在帽子里的、和乌龟睡一个枕头的兔子们组成了一场“兔——生肖艺术大展”。
这场展览由市美术家协会、市动漫行业协会和上海图书馆主办,新民晚报媒体主办。
这次展览的展品并不陈列于四四方方的展厅里,而是可能就在上图东馆的电梯一转弯处就与你相遇。“兔——生肖艺术大展”7个字,对应七色彩虹,每个相对集中的展出区域会有对应颜色标识。上图东馆一楼聚集着“中国节日兔”,四楼汇合了“外国开心兔”,五楼则是“新锐设计兔”的区域,七楼则包括“名家特邀兔&社会各界兔”。参展作品来自全球投稿和特邀海内外艺术家创作,这里的兔子似乎都有着不一样的表情和性格。
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郑辛遥的作品,以红色为底,白色为线,一笔绘就,谐趣十足,是“名家特邀兔”的开篇,明朗简洁又喜庆的风格,很适合用作兔年海报。美影厂《雪孩子》里的兔子,以及杜建国绘制的“小兔菲菲”专区,瞬间把人们拉回到上世纪80年代。
歪歪WAIWAI的油画作品《OWSONlympic2023》4.5米宽,1.5米高,是参展作品中尺幅最大的。雕塑家杨冬白送来一群荧光闪闪的兔子,大兔子身后跟着6只小兔子,表情丰富,还有兔子背后长上了翅膀。
“中国节日兔”,自然是欢天喜地过大年的气息,但是也有“好事成兔(TWO)”这样的谐音梗嵌入画面。一对对的兔子是对比、是和谐,也可以是两种文化的冲突。两个从高处悬挂下来的兔儿爷门神,更是气派非凡。
外国漫画家的兔子,往往画得幽默有趣,通常与魔术、戏法有关,但也有寓意深刻之处,需“阅画理解”,一个画面里的“套路”不逊于《中国奇谭》之《鹅鹅鹅》。
放飞想象力的最大区域,在于新锐设计师,每个作品可以说千奇百怪乃至千姿百态,但,确确实实都是兔子主题。其中有画作已经以150万元的价格卖给了拍卖行。
七楼的阳光最灿烂,也是景观最佳之处,俯身看去,一个个白色方块凳子上是艺术院校师生们创作的兔子,好像是一个小动物眼中的兔子森林,读者可以在这里走走看看,打卡拍照。
市美术家协会漫画动漫艺术委员会主任孙绍波认为,300多只兔子正是践行了海派文化的一个现象,在这里,绘画、动画、雕塑的艺术形式可以找到,设计、装置、潮玩的形式也有呈现。
“在新近落成的上图东馆进行的这个展览更强调广泛性和多样性,打破了生肖年俗中兔子的固有形象,商业艺术家的参与,与前辈作品放在同一空间下展示,和谐呈现了不同文化、不同年代的艺术风格。”市动漫行业协会秘书长张炜说。 本报记者 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