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新春去大世界“尝年味” 上图上博都从这里起步 300多只兔子在上图东馆等你
第11版:文体新闻 2023-01-18

上图上博都从这里起步

“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建馆70周年联展”开幕

展览现场 记者 王凯 摄

南京西路上的跑马厅大楼这栋老建筑承载着上海市民的记忆。新中国成立后,它被赋予了新功能——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上海美术馆、上海历史博物馆先后在这里安家。这座文化地标充满了故事和回忆,因为上海的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事业从这里起步。

昨天开始由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上海市博物馆协会联合主办的“从这里出发——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建馆70周年联展”启幕,在这栋老建筑里现场讲述上海文化事业的前世今生。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同年9月,在上海市第一任市长陈毅的直接关怀下,上海市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成立(后更名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负责接管、接收各机关交来的大量文物、图书以及贯彻执行文物政策、管理文物市场,并负责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和革命博物馆的筹建工作。陈毅将南京西路325号定为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馆址,并于1952年建成开放。后来该址又相继作为上海美术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馆址向公众开放。

2022年是上海图书馆和上海博物馆建馆70周年,展览以此为契机,联合了同时期成立的中共一大纪念馆和上海鲁迅纪念馆,并特别选址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借由以上五家文化场馆提供的68件/套珍贵馆藏文物和史料,为观众呈现以这座城市文化地标为原点,不断成长、繁荣起来的上海文化事业新貌。

展览共分“筹备酝酿”“建成发展”和“勇毅前行”三个部分。展览第一部分介绍了上海解放后,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作为本市文物、图书的管理和保护机构,筹备组建上海图书馆和上海博物馆的过程。李芳馥、杨宽、徐森玉、谢稚柳等知名学者被聘为两馆筹备委员会委员。第二部分展示了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成立之初的馆藏来源,通过珍贵的古籍善本、文物馆藏回顾展现了社会各界对上海文化事业建设的关心,两馆逐步构建成为拥有各自特色收藏体系的文化殿堂。第三部分则介绍了两馆后来各易其址,并且上图和上博分别拥有了浦东新馆,即将迎来崭新发展阶段。南京西路325号则作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的馆址于2018年正式向公众开放。

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表示,博物馆是城市的灵魂,而对于一座博物馆来说,七十年恰风华,七十年正青春。上博力争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全球艺术的顶级殿堂、国际文博的学术高地,真正成为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特征的世界一流博物馆。

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表示,一座伟大的城市必有一座伟大的图书馆。东馆建成后的几年,将是上海图书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我们一起面向未来,开启全面建成世界级城市图书馆体系和世界级研究型公共图书馆的新征程。

本报记者 乐梦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