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车市经历了史无前例的严峻考验。进入2023年将有哪些变化?汽车市场何去何从,稳守还是反击?
国内外利好利空叠加
2023年车市,多重利好和利空相互叠加,面临一系列不确定性,消费信心恢复情况仍待观察。
有利因素:一是宏观经济适度恢复。机构普遍预测,2023年中国GDP有望实现4.5%的增长,相比2022年适度恢复增长。继续实施2022年实行的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如购车补贴、增加购车指标等,推动汽车消费;二是疫情管控全面放开,一定程度上将降低对汽车企业生产和销售的大规模影响;三是海外需求及新能源汽车继续高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出口带动作用明显;四是随着经济复苏,2023年商用车需求有望触底反弹;五是二胎三胎政策释放以后,新的用车和消费需求将在2023年持续释放。
不利因素:一是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不确定因素增加,疫情发展错综复杂,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内外因素都会对宏观经济的恢复产生不利影响;二是消费信心恢复缓慢。地产投资下降,互联网、民营企业发展缓慢,市场主体受损严重,对消费信心产生较大冲击;三是疫情管控放松可能会出现大面积感染,达到平衡前会对经济产生不确定影响;四是芯片供应紧张仍将持续,高端、高算力芯片仍紧缺;五是2022年购置税政策引发部分消费提前释放,且年底经销商库存较高,2023年将面临较大的去库存压力。
高端细分市场机遇广阔
先看燃油车,从历年各级别车型的销量情况来看,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A级轿车和A级SUV销量显著下降,B级轿车和B级SUV显著上升,C级轿车维持稳定。基于这个大的逻辑,对2023年各级别的细分市场做出如下判断:A00级细分市场增速趋缓,A0级细分市场整体在萎缩,A级轿车和SUV市场在经济下行时会率先下跌,不过,B级轿车市场将会逆势增长,主要是消费升级的结果,B级SUV和B级轿车增长趋势一致,但SUV没有轿车增长显著,C级轿车总量维持稳定。
再看新能源,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面临挑战,主要集中在“国补”彻底退场。另外,今年全球原材料价格将持续大幅上涨,增加了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的总成本。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新政策刺激,市场增速放缓似乎将成定局,预计相较2022年增幅收窄近七成,但整体上仍将较快增长。这个判断的理由是,海外市场已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的一大支撑;另外,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还在支撑市场。
整体市场走向前低后高
与2022年相比,今年汽车市场需求将进入冷淡期,整体市场环境更具挑战性。但如果因此彻底看空2023年车市,也大可不必,既要承认现实困难,也务必相信中国车市的韧性。
受2023年国补退出引发的涨价潮以及春节假期因素影响,第一季度将是汽车行业低谷,预计较上年同期降低三成左右。第二季度后,随着全民免疫屏障的形成,天气转暖,预计经济将开始恢复活跃,最重要的是,人民对未来经济的信心,也会重新建立,汽车需求也将逐步恢复。预计下半年车市将出现恢复性增长,全年整体车市将呈“前低后高”走势。
按照预测,今年我国汽车或将保持小幅增长。中汽协最新预测,2023年,中国汽车总销量将达到2760万辆,同比增长3%。其中,乘用车有望达到2380万辆,同比增长1.3%;商用车有望达到380万辆,同比增长15%;新能源汽车有望达到900万辆,同比增长35%。整体来看,今年的车市格局,利好和挑战并存,能够恢复和稳住销量就已经是反击和突破。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一部分车企或将迎来向上突破的拐点,而在行业大洗牌之下,也将有一些边缘车企将迎来生死局。 雍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