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问草书讲求什么?在我看来,草书讲究线条、结构、章法,还有墨法。”昨日是正月初五,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丁申阳担任嘉宾,导赏全国第五届草书作品展览。他来到中华艺术宫五米层展厅,带领预约的观众品一品草书的学问,领略草书的独特魅力。
预约前来的听讲者组成了约30人“粉丝团”。丁申阳戴上耳麦,在展厅中带领“粉丝团”边走边讲,指点用墨用笔,推演整幅大作品的结构和布局。草书具有一定的欣赏门槛,有观众发现了有趣的门道——很多幅的草书作品里拖着一条或两条长竖,有些藏开头有些放结尾,这是兴之所至还是草书里有一些“暗号”?丁申阳解释,在中国书法史上,草书的演变富有艺术精神,它将个人情感的表达推向极致,与当代艺术审美意趣高度一致。
此次展览作为国家级的单项书体展,吸引1万多名全国书法家积极参与,最终仅有244件作品入展,代表中国当代草书的最高水准。在丁申阳看来,上海承办全国草书展这样高规格的全国书法展览,一方面体现了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对于继承与发扬书法艺术的责任与担当;另一方面,加强上海与全国各个省市间书法文化的交流,为可持续的书法生态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
同期举办的“全国第五届草书作品展览名家邀请展”,以当代草书名家和往届入展作者为主要邀请对象,百位新老书家同场演绎,钩沉历史,展现风采。
自2016年上海市第九届书法篆刻大展首次引入导览机制以来,由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等组成的专家团队经常在展厅与观众见面,进行义务讲解,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好评。专家们的解读使书法作品变得更加立体生动,更易于接受,也因此吸引了大批粉丝慕名前来观展。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专家导览模式不断完善,使观众从看“热闹”逐步转变为看“门道”,丰富多层的导览手段,让不论是爱好者还是初学者都能通过观展有收获。此次展览将持续到2月9日,还有三场名家导赏活动将在2月举办。
本报记者 乐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