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南极海冰面积创下历史新低 德国机场连出状况 疑遭网攻又遇罢工 聊天机器人骂记者是希特勒 日本新型大火箭H-3 首次试飞失败 爆料信暗示美国牵涉“北溪”爆炸
第6版:国际新闻 2023-02-18
自称来参加“排雷演练” 潜水作业6个多小时

爆料信暗示美国牵涉“北溪”爆炸

德国境内的“北溪”管道 图GJ

美国自由撰稿人杜根16日说,去年9月“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发生后,他收到一封爆料信,写信人自述参加北约去年夏天在“北溪”管道附近海域演习,目睹美国潜水员带着“不大的箱子”下水作业6个多小时。

此前,普利策奖得主、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赫什同样以知情人士为消息源,指认美国策划破坏“北溪”管道,派潜水员安装炸药。据赫什爆料,美国安装8枚炸弹,只有6枚爆炸。

“不大的箱子”

杜根在俄罗斯定居,16日接受卫星通讯社等俄媒采访时说,他去年10月2日收到某个一次性邮箱发来的邮件,写信人自称去年6月参加北约在丹麦博恩霍尔姆岛附近举行的“波罗的海行动-2022”年度演习,“北溪”管道发生爆炸的位置就在博恩霍尔姆岛附近。

写信人说,去年6月15日,他看到一批颇为惹眼的美国潜水员乘坐直升机抵达演习场,他们发型奇特,留着各式胡须,着装没有任何军人身份标志。迎接潜水员的是美国海军第六舰队一名中将及一队便装人员,由于直升机螺旋桨声响太大,写信人听不清他们的对话。

写信人注意到,这些潜水员携带适用于深海潜水的MK-29型氧氦循环呼吸器,其他设备同样非常专业、价格昂贵,还有一些“不大的箱子”,看不出里面装的什么。他们自称来参加“排雷演练”,要乘坐橡皮艇到指定海域,在那里探查并拆除反舰水雷。然而,他们看起来没有携带排雷设备。

爆料信说,这些潜水员在同美军中将交谈后并未前往北约演习海域,而是“戴上呼吸器消失在水下6个多小时”。潜水员返回时没有携带那些箱子,稍后他们被直升机接走。

有炸弹未爆

杜根表示,自己完全有理由相信那名爆料者,其中细节只有亲历演习并熟知深海潜水装备的人才能提供。爆料者在邮件中附上他参加演习时的照片以及军人证件和护照的照片,但要求不要传阅信件,以免有人查出他的身份。

这封爆料信为美国资深记者赫什的报道提供了新的证据支持。

赫什8日在“订阅堆栈”网站发表文章,指认美国总统拜登在与国家安全团队秘密讨论9个多月后,决定实施破坏行动。去年6月中旬,以“波罗的海行动-2022”演习为掩护,美国海军潜水员在“北溪”管道上安放可用水声设备远程遥控引爆的C4炸药。9月26日,由挪威海军P8反潜巡逻机投下一枚声呐浮标引爆炸药,炸断“北溪-1”和“北溪-2”四条管线中的三条。

美国白宫、国防部、中央情报局等均否认赫什的说法,这篇调查文章基本被美国主流媒体忽略。

赫什在德国《柏林日报》14日登出的采访中还爆料,美军潜水员在“北溪”管道一共安装了8枚炸弹。由于拜登推迟了行动时间,最后下令引爆时只有6枚爆炸,其余2枚因为在水下放置太久未能引爆。

赫什认为,拜登炸断“北溪”管道,是担心德国在寒冬来临时会放松对俄罗斯制裁,允许“北溪”供气。为了确保德国支持乌克兰,“拜登决定让德国人在冬天挨冻”。

胡若愚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