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纯蕾
信息时代的浪潮,浪花一朵朵,深度依赖互联网而生活的我们,大概没有谁能全然不被打湿。
今年伊始,全网爆红的这朵浪花,名叫“ChatGPT”,一种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通俗地说,就是一款能像人类一样对话的聊天机器人程序。作为全网最in的机器人程序,ChatGPT的走红路径也很网络。起初,“如果你还没有和ChatGPT对话,都不好意思说你知道人工智能”。于是,有人很焦虑,迅速而又热烈地投入了“哪些职业最容易被ChatGPT取代”的讨论。然后,人们开始热衷于寻找ChatGPT回答不了的问题。各种脑筋急转弯的“烧脑套路”,指名要求模仿某位人类作家的“订单”,蜂拥而至。不出所料,“新晋顶流”的表现也不过如此。再后来,演变成了“一种新的骂人方式:你聊天很像ChatGPT啊”。
仔细想想,如果ChatGPT是一个真实的人,那么它决计不会人见人爱,甚至很有可能不受待见。“抱歉,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我只了解截至目前的数据,没有办法预测2035年……”如此“一碗水端平”式回答,相当“无槽点”和“不解渴”,如何能适配酷爱围观的网友心态?然而,它说的是事实。机器的逻辑,骗不了机器。只有人类自己,常常“健忘”,忘了本该有的逻辑,本该有的“三观”。
在预先设定好的逻辑体系内,人类大抵是“玩”不过机器的。前几日在网上买了一款产品,为了免去一大堆电话回访的麻烦,我选择主动填写在线问卷。殊不知,在线问卷“匹配”的下一步,竟是机器人客服的来电。“请确认,问卷是您本人完成的吗?”“请问,您是在了解……之后填写问卷的吗?”用一句话,来形容受访者内心的哭笑不得:请问,再下一步,是不是还会有真人客服来电,验证回答机器人客服提问的是不是我本人呢?在这个方向上越走越远,我们,是不是最终都会成为逻辑的机器呢?
机器的逻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沦为逻辑的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