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区域化团建带动更多人关心特殊青少年 徐汇区残疾人专场招聘会明举办 “谱梦长三角”残疾人文艺汇演今启动 上海新增一万残疾人就业岗位 残疾人生活便捷程度大幅提升
第16版:阳光天地 2023-03-21
《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实施,人大代表走访残疾人家庭看变化

残疾人生活便捷程度大幅提升

临汾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在线手语视频服务”现场为听障人士答疑解惑 孙中钦 摄

《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3月1日起实施,最初在上海两会上提交呼吁加快制定无障碍设施管理条例议案的潘书鸿等人大代表尤其关注条例的落地情况。近日,人大代表、各界专家和残疾人代表来到刚完成家庭无障碍改造的残疾人徐女士家,见证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果。

一年前,市人大静安代表团在上海两会上首次以全团名义提交关于加快制定上海市残疾人无障碍设施管理条例的议案,呼吁以立法形式回应的社会需求和特殊关切,列为当年1号议案予以推进。一年后,《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正式实施,这让人大代表潘书鸿等全程参与、见证这部立法的人倍感振奋。条例实施首日,静安区残联特意邀请十余位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无障碍环境建设专家、残疾人代表等,实地调研静安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

走进临汾路街道的肢残人徐女士家中,她自豪地向大家展示刚完成改造的室内坡道、淋浴房、智能马桶等设施。她说,经过改造,室内房门拓宽,加装坡道,便于轮椅进出;厨房操作台高度降低,让她可以坐在轮椅上洗菜烧饭;卫生间里的浴缸改为淋浴,再加上折叠凳、防滑扶手等改造,更解决了独自洗澡如厕的安全问题。改造后,她的生活自理能力大大提升。

在汾西路261弄,老公房新加装的电梯入口处,都有一段平缓斜坡,肢残人张先生说,原先自己要依靠轮椅出行,为了不麻烦家里人,只能尽量少出门,如今可方便多了。

据悉,自2016年起,静安区累计完成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3458户、老旧小区无障碍坡道改造721条。同时,从2021年起在区行政事务受理大厅、民政婚姻登记窗口、残疾人法律服务中心、区属医院、各街道(镇)社区事务受理窗口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平台设置了36个“在线手语视频服务”点,为聋人提供线上实时视频手语翻译服务。在华东医院、第十人民医院和市北医院,开设助聋助盲门诊,为看病就医的聋人、盲人提供手语翻译和引导服务。去年起,区残联还为符合条件的盲人配备智能助盲设备“导盲帽”,使盲人得以安全独自出行。 孙云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