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4日 星期一
家谱的意义 缅怀英烈  致敬英雄 沪上最大规模桃花节回归浦东 广告 我们永远是一家人
第4版:上海新闻 2023-03-25

我们永远是一家人

金山区杨家村为村民制作339本家谱,留住乡愁传承家风

村民拿到家谱后很开心 本报记者 陶磊 摄

本报讯(记者 屠瑜)昨天,46岁的村民张梅手捧一本杨家村村民家谱,走进金山区山阳镇杨家村村史馆。她找到村党总支书记陈春花和工作人员黄婉娟,希望能够加上她三位姑姑的名字。“虽然我的阿孃(金山话)都嫁出去了,但是我们家庭关系特别好,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她们都全力帮我。”

就在上周六,杨家村双喜临门,村里举行了杨家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分红10周年暨《杨家村村民家谱》发放仪式。杨家村10年累计分红达到1795万元,而且年年增长。比分红更让村民高兴的是,他们每家每户都拿到了一本家谱,这也是金山区首批由村牵头编制的家谱。

杨家村是典型的“都市里的村庄”。全村户籍人口近2900人,大部分村民都搬进了镇上的动迁小区。

人在外,情不断。建党百年时,杨家村新建了村史馆,有两户村民捐出了自家家谱。村里经常组织村民回来参观,村民们看到家谱时,都会表现得特别羡慕。

“我们就想给村民们做点事,以前只有条件好的人家会做家谱,普通人家多数是没有的。”谈到制作家谱的初衷,陈春花说,“虽然多数村民都搬走了,但我们这个村还在,我们还是一家人。希望全体村民都团结起来,让每个家庭更加和谐。”

去年年初,杨家村成立了家谱工作小组,组织党员志愿者、村民小组长、乡贤等分头包干,深入村民家中,统一收集、整理、核对、制作,历时整整一年。最终,全村共制作了339本家谱,并按照村民实际情况,印制了767份。另外以村民小组为单位,以金山农民画为封面,汇编了9本家谱,统一存放在村史馆中。

杨家村2组李圆是一个“00后”。他说自己是独生子女,很多长辈、亲戚都不认识,现在看看家谱,听听家人讲解,对自己的家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4组村民陶金林说,我的阿哥陶九根和阿姐陶芬芳都在八九岁夭折了。但他们来过这世上,来过我们这个家,记在家谱上也是对他们的怀念。

“我们在编制的过程中,也深受感动。家谱不只是一张纸,这是家,是家人,凝聚了大家对家的情感。”黄婉娟说,“这些天,村民们陆续来村里要求修改、增印,虽然带来很大的工作量,但是我们能真切感受到大家的喜爱和认可,体现了制作家谱的意义。”

金山区农业农村委主任叶文娣很支持这项工作,她说,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村民通过家谱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家族的渊源和历史,增进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和感情。这有助于弘扬乡风文明,让村民留住乡愁,同时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家风家训,引导村民向上向善。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