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堰,别称赤松里、留溪。唐末五代,为防止张堰以北成为“灌水区”,人们在张堰东西一线设柘湖十八堰,其一叫张泾堰,因这里的市镇挨着堰发展,故镇也叫张泾堰,后简称张堰。张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也是南社发祥地。
南社是20世纪初以民主革命启蒙思想宣传家、文学家、教育家为中坚,以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为共同政治基础,以振起国魂、弘扬国粹为主导文化思想,同时注意吸收西方先进思潮的全国性文学和文化社团。它酝酿于封建王朝崩溃之际,兴盛于辛亥革命前后,绵延至新中国诞生之时。社团创始人为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具体负责人有柳亚子、姚光和朱少屏等。鉴于姚光与南社深厚的历史渊源,金山区以其故居为依托成立“上海南社纪念馆”。姚光故居始建于清代,毗邻张泾河,傍河道而筑,由四进院落组成,为典型江南民居建筑。
除了上海南社纪念馆,张堰古镇还有不少值得打卡的去处。始建于晚清的陈家走马楼,是金山现存唯一完整的木结构走马楼。在金山近代史上,这座走马楼有着重要意义——金山县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支部在这里成立。镇上的大隐书局原为张堰中学宿舍,宅邸约建于清末,曾是原金山第一家商会会长钱伯勋的房产,1949年之后租借给张堰浦南中学做男生宿舍,后归张堰中学管理。书局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修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静心阅读的歇息之地。此外,留溪第一楼、白蕉艺术馆、朱鹏高艺术馆都是张堰古镇的热门景点。 文 夏菁岑 图 金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