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1日 星期三
非遗青团又飘香 直面生死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清明  桃李春风桐始华  暖意渐浓虹始见 养生  饮食“淡少素鲜”“春捂”随时调节
第7版:上海新闻 2023-04-05
上理工组织主题论坛探讨生命议题——

直面生死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你是否害怕死亡?你怎么看待清明祭扫?如果你拥有一次“复活”的超能力,你会使用吗?如果生命只剩下24小时,你会做什么?清明前夕,昨天,上海理工大学开展了一场有关生命教育心理韧性的主题论坛,邀请小学、中学、大学师生同台对话,一同探讨生命议题。

论坛之前,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孙时进)工作室联合上海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邀请40位不同年龄师生进行有关“生死”的访谈,请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和教师谈谈对生命和死亡的理解,收集到近200个不重复的词汇,可见生命议题没有标准答案。

死亡是什么?

无论是幼童、少年还是青年、中年,面对“死亡”都会感到生命之重。有人觉得死亡并不可怕,也有人始终对此心生恐惧。未知、平静、沉重、遗憾、神秘、终结、恐惧、坦然、平行世界、重于泰山和轻于鸿毛……是大家对“死亡”的理解。

“死亡不只是阴冷的,应该是温暖的,活着也不只是欢乐的,也有严肃的样子。”在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监事长孙时进看来,当“死亡”的话题来到生活之中,当大家试图探讨死亡,这也意味着社会向文明进步迈出一步。古人说“未知生,焉知死”,又说“不知死,焉知生”,孙时进认为无论哪一种生死论观点,其实都指向“如何更好地活着”的讨论,而当大家开始有关生命的讨论,意味着生活质量也将会得到提升。

生命是什么?

绚烂、脆弱、坚强、宝贵、辉煌、独特、历经千帆、奇妙、希望、感激、遇见……这是师生对“生命”的形容。而对于“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有人回答“聆听内心”,有人想要“珍视生命”,有人觉得“爱所爱之人”,有人认为答案就在“寻找的过程”。

上海体育学院心理学院教授贺岭峰为大家指出一个特别的视角——生命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承载、传递的一种联结。“我们活着不仅是为了自己,而且承载着人类的智慧、基因、祖先对世界的反应方式。同时,我们的生命只有大半属于自己的细胞,我们还要为共生于人体的成千上万个微生物负责,”他说,“所以生命不应肆意而为,每个人的生命都肩负责任,应该尽力为幸福创造价值”。

上海理工大学自2018年起系统开展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促进活动,利用重要的传统节日时间节点,开展心理健康相关活动,逐步形成了特色心理育人品牌。本报记者 易蓉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