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1日 星期三
城市遇上美育 美育融入城市 听美术家冯远讲主题性艺术创作 在春天  与艺术撞个满怀
第10版:文体新闻 2023-04-06
上美讲堂首次和海派艺术馆联动

听美术家冯远讲主题性艺术创作

“翰墨履痕——冯远艺术展”正在上海海派艺术馆举办。日前,艺术家冯远受邀来到“上美讲堂”进行了一次演讲(见左图),就主题性创作和数百名美术爱好者进行互动。冯远寄语年轻一代的美术工作者:“我们要跳出艺术创作者的观念局限,看待今天的主题性艺术。主题性艺术佳作都是有人情味道的,能建立起和观众‘零距离’的沟通。”

“翰墨履痕——冯远艺术展”是对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美术家冯远创作生涯的一次阶段总结,展出500多件中国画及书法作品,时间跨度长达40余载。在“上美讲堂”中,冯远展示了一系列优秀的主题性艺术创作,介绍了主题性艺术创作的功能、意义,讨论主题性艺术创作的规律和方法,并对年轻艺术家当下的创作提出了期待。

冯远表示,主题性艺术创作有它的功能和意义,它是最容易与广大民众建立互动的艺术表现样式。主题性艺术创作又不是千篇一律的,它既有采用中国古典绘画工笔手法,也有略显抽象的作品。反映现实事件或人物,或是描绘现代社会情境,也比比皆是。例如在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大型作品之中,有《五四运动》《开国大典》等红色革命题材,有《鸿门宴》《黄河雄姿》等中华历史题材,也有《父亲》《西藏组画》等人物造型作品,同时还包含了油画、壁画、岩彩绘画、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

冯远教授是诸多中国重大美术创作工程的倡导者和策划者,在他看来,主题性艺术创作的创新价值、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无远弗届。他寄语年轻的美术家,主题性艺术创作往往受题材、历史情境等诸多限制,艺术家需要尽可能地丰富主题,寻找特别的表现角度进行艺术演绎,营造出构图新颖而又不违背历史真实、造型生动又栩栩如生的情景,这都与前期的案头功夫密不可分。他希望年轻一辈艺术家们作为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梯队,能接过“主题性艺术创作事业”这杆大旗。

“上美讲堂”是上海美术学院重点开展的学术活动之一,此次讲座旨在通过“展览+讲座”的形式,让观众聆听名家寄语,发挥“上美讲堂”的社会美育功能。本报记者 乐梦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