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政步道写生 甘力心 摄
公园里、水岸边、街区、商场、剧场里、巴士上,市民们与艺术邂逅,与美邂逅。
今天,是“城市美育日”。上海全天为市民奉上了三道“大餐”:群众文艺大汇演、城市美育大放送和云上剧场大集锦,每一位市民都可以收获线上线下的多彩美育体验。今天,全市16个区也同步开展各区专场汇演,充分展示区域群众文艺建设成果和特色。
戏剧工坊 全新演绎
转角有戏剧,处处皆风景。今天,2023年上海市民文化节首场赛事——中外家庭戏剧大赛工作坊在静安区文化馆启动。50组参赛家庭和小荧星艺术团的老师们一起齐聚文化馆,对参赛作品打磨提升,向百个“美好戏剧之家”荣誉发起冲击。静安区文化馆将举办少儿戏剧论坛、引入定制优秀剧目,并将与小荧星艺术团等社会机构合作,打造“儿童青少年戏剧艺术普及”静安范例。
今年,中外家庭戏剧大赛以“家有好戏”为主题,以戏剧作品为媒介,以“全民入戏、全新演绎”为宗旨,突破了以往的“家庭”概念,同学同事、街坊邻居等都可以组队参与,小品、情景剧、戏剧曲艺、故事表演等才艺都可以登台展示,打造全民参与的“社会大美育”品牌。
跟随艺术 街区漫步
在网红打卡地徐家汇书院,徐汇区以“城市美育日”为新的起点,成立了“汇美育大联盟”,来自区域内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剧场、院团等28家单位发布了全年不少于4000场丰富多彩又各具特色的美育课程。
春天是漫步的季节,徐汇区拥有着得天独厚的音乐氛围,上海音乐学院开放的音乐城堡及毗邻的上音歌剧院、上海交响乐团及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聂耳旧居、黑石公寓……每一幢音乐建筑都让这张音乐地图串起了一条音乐旅行线路。徐汇区“社会大美育五大行动”的发布,也从音乐、美术、戏曲、博物馆、阅读等领域,带动全城的参与热情。
这五大行动分别是“音乐街区·美乐行动”,即发布一张《美乐课堂表》、绘制一份音乐地图、推出一条音乐旅行路线、举办一系列音乐特色展演、拍摄一部梧桐音乐宣传片;“美术馆·美艺行动”即推进“场馆免费开放日”“公教普及课堂”“名师美学沙龙”“带你看展览”“移动美术馆”五个板块的内容;“戏曲院团·美戏行动”则探索“戏曲+”跨界模式,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和艺术普及;“博览天地·美学行动”充分发挥光启博物馆联盟、汇悦读书香联盟的纽带作用,拓展“家门口的博物馆”“灯塔书房”等品牌项目,探索博物或阅读协同美育的外延与内涵;一系列竞演展示活动更将打造“人人参与、人人出彩”的梦想舞台,实施“出彩的你”寻找行动。同时,徐家汇书院也将与西岸美术馆通过跨界合作,联袂打造美育实践创新发展模式。
樱花树下 向美而生
“人民节日、向美而生”,今天宝山推出“2023宝山社会美育生长计划”。顾村公园里的草坪上、樱树下,人们朗诵、挥毫,市民文化节进一步向全域全类型城市公共空间延伸,形成多元、多极、多层、多向辐射的新格局,让“美”有说头、有看头、有玩头。
“樱画书艺”主题展览让人赏心悦目,浪漫诗意。一清早,丁申阳、蔡天雄、丁筱芳等十多位沪上知名书画家就在樱花林中共同挥毫泼墨,在樱花树下与游客共同感受生活与生命的美好绚丽。丁筱芳告诉记者,年年都会来此地,今年有些迟了,樱花留驻枝头的已不盛,不过没关系,樱花朵朵在心里盛开。此外,“我把春天读给你听”文学沙龙还与大家分享了关于樱花、春天和生命的美文经典,吸引众多游人的驻足观赏。
今天,中华艺术宫与宝山区文旅局、宝山区教育局共同签订合作协议,并正式发布第一批宝山区“社会大美育”研学基地及推广学校。利用公园绿地、地铁、商圈等空间,宝山还计划与上大美院深度合作,全新推出“社区美术馆”,在顾村公园首次尝试的皮影戏现场体验活动就深受孩子们的欢迎。一位年轻的父亲就说,“文化入微,在游玩中让孩子体验传统艺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希望这个美术馆能在宝山普及开来。”万株花海的美景中,上海市民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本报记者 赵玥 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