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晚,第31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晚会将在上海文化广场举行,现场揭晓各主要奖项名单。昨天组委会透露,著名表演艺术家陈奇获得特殊贡献奖。
94岁高龄、从艺75年的著名表演艺术家陈奇,1929年出生于河北唐山,1948年毕业于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表演系。在中学时期,她就被中共地下组织创办的洪流剧社吸收为演员,并开启了她的戏剧事业,一投身就是75年,成为上海戏剧界当之无愧的常青树。
她师从戏剧大师黄佐临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将求真务实、抱朴守正的戏剧精神延续到了舞台工作中。陈奇视黄佐临为其“领路人”,在陈奇读剧专时,两人就以师生关系相称。新中国成立后,陈奇加入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成为一名话剧演员,在《刘胡兰》《枯木逢春》《于无声处》等经典剧目中均奉献了精彩的演出。话剧《蜻蜓》中,她将性格复杂的少女角色演绎得入木三分,该剧曾连演500场,场场座无虚席,她也成为当时备受观众喜爱的青年女演员。1981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药》让陈奇开启了影视之路,影片中她饰演烈士夏瑜的奶奶“夏四奶奶”。她认为该片是自己在银幕和荧屏上扮演老太太的奠基石。陈奇为广大电视观众知晓,是源于其一系列代表作,包括《上海一家人》《十六岁花季》《孽债》《夺子战争》等。在这些剧目中,她塑造了很多经典老太太的形象,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国民奶奶”。
作为老一辈的演艺工作者,陈奇一直把表演当作终身事业。陈奇说,作为演员首先“要热爱这份事业”,她谦称“也不知道自己行不行,但内心是热爱的”,也正是因为这份热爱,这样的赤子之心,让她漫长的艺术生涯显得温情而动人。
鉴于陈奇对中国戏剧艺术作出的杰出贡献,本届白玉兰戏剧奖组委会授予其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特殊贡献奖。
本报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