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罗水元)将常温天然气冷却至液态时需要消耗大量电能,那将液化天然气(LNG)还原成常温天然气时,能否将原来消耗掉的电能还原出来再利用?能!申能集团旗下上海液化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上海LNG公司)近日就传出了这样的好消息,其国内首套基于LNG气化器的冷能发电装置已成功通过性能及可靠性试验,每小时最大发电功率超过了3000千瓦!
上海LNG公司在16年前就开始了冷能利用的研究探索。彼时,本报曾以《别让每年“18亿度电”空放东海》为题进行过相应报道。报道中,时任上海市政协委员、洋山同盛联合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济师的任先正介绍,进口天然气的成本,已包括产地单位为便于运输而将天然气进行液化(600立方米天然气液化后的体积约1立方米)的费用——每液化1吨天然气耗电量约850度;而通过(海水、空气或其他冷媒介)冷热交换,将天然气从液态还原成气态再经管道输送到城市各处的过程中,1公斤液化天然气可释放约830千焦冷能。按每年进口600万吨液态天然气计算,每年释放的能量折合成电能约达18亿度——这些冷能如不利用起来,不但是巨大的浪费,还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上海LNG公司副总经理严艺敏介绍,上海LNG公司项目一期工程2007年1月22日在洋山深水港一座小岛上开建伊始,公司就组织了冷能利用研究。经多年研究探索,实现了LNG冷能发电课题项目落地,并因地制宜建造了这套基于LNG气化器的冷能发电装置。
■该装置利用LNG的优质低温冷能和海水的低品位热能产生电能,不但系国内首创,填补了我国在冷能发电领域的空白,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LNG冷能发电装置,设计年发电量2400万千瓦时,每年可减少能耗近7000吨标煤,减少碳排放约1万吨。
上海LNG公司又于两年前进一步承担了市科委LNG冷能高效综合利用课题,结合改善港区供电安全可靠性的现况要求,探索研究建设冷能利用电厂。为平衡岛上用电负荷,该课题不但设想在岛上建造已不允许在市区建造的“数字房地产”——数据中心IDC机房,还为天然气制氢等前沿产业预留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