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张军率国羽夺苏迪曼杯三连冠 全本《牡丹亭》上昆花开两朵 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松柏严重倾斜,隐患何时消除 老人免费体检,如何满足需求 360°全景科普  让科技“硬核”出圈 上海启动首次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
第1版:一版要闻 2023-05-22
今天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上海启动首次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

已建成430余座城市公园,貉、小灵猫等物种相继“返沪”

游客驻足在崇明西沙明珠湖畔的江豚雕塑前 杨建正 摄

本报讯(记者 郭剑烽)昨天,主题为“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的2023年上海市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场活动在上海植物园举行。上海植物园发起成立上海首个以物种迁地保护为主题的联盟。同时,上海首次大规模、系统性、全要素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和评估正式启动。

活动现场还宣布启动了上海全市生物多样性体验中心试点建设,上海植物园、环城生态公园带徐汇华泾段、长宁区新泾镇等3家被纳入首批试点建设单位。

据市生态环境局介绍,上海已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城市规划。上海即将发布新一版生态保护红线,将使上海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5%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进一步得到更高质量的有效保护。崇明东滩湿地去年调查记录到10万只次以上的鸭科水鸟,小天鹅的数量也逐步回升到历史高位,接近3000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江豚再次出现在长江口;以外环绿带为骨架的环城生态公园带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上海已建成430余座城市公园,人均绿地面积超过8.5平方米,绿道总长度1537.78公里,不断满足城市居民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上海城市生物多样性水平显著提升,貉、小灵猫等物种相继“返沪”,上海长宁的乐颐生境花园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相关报道见第5版)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