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9日 星期一
浦江两岸好风光(剪纸) 门缝中的桃子 春味醉人 马甲 我向你挥挥手 万花筒里上海人 生命的守护神
第12版:夜光杯 2023-05-22

马甲

刘云

农历四月,气温常在30℃左右,但室内外仍有明显的温差,这种天穿马甲再合适不过,冷暖自知,穿脱也方便。

马甲也叫坎肩,兼顾肩部、前胸和后背的保暖,手臂活动自如,简单易搭配,深受喜爱。然而,马甲最初是不折不扣的男装。

我也纳闷,人类的衣服,为什么叫马甲?大约春秋年间,两方势力为争夺地盘在乌龟岭激战,在厮杀中一位将军的战马被箭弩射倒,他逃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休息,恰好有一只乌龟爬过来,将军一脚踩到它身上发泄怒气,乌龟丝毫未损,将军受启发,命人找来皮革仿制龟壳的样式披挂到战马身上。简单一招,降低了战马的受伤概率。后来,马甲被广泛地应用到了战争。南北朝时期,由马及人,产生了给骑兵穿着的“两裆铠”,就是胸背部分采用小鱼鳞甲片的铠甲。

再后来,有了“比甲”,即无领、无袖、两侧开衩的对襟外衣,一般长至臀部或膝部。清代则是马甲发展的繁盛期,款式多样到前所未有,最大的变化在衣襟,有对应四季的棉、夹、单、皮马甲,面料有绸、纱、缎、皮、棉等,立领居多,一般穿在袍子外。满族流行“一字襟”马甲,又称巴图鲁坎肩,四周镶边,正胸的横排有13粒纽扣,而得名“十三太保”。《清裨类钞·服饰》记载,十三太保是官服的一种,汉族老百姓的马甲主要是大襟、对襟、琵琶襟。

据说16世纪,马甲传到了西方,洋裁缝进行了改版,采用收腰设计,还别出心裁,给腰部增加了省道,如果是长款侧缝须开衩,这是现代最常见到的马甲样式。早期,马甲主要是与西服成套或异色搭配,但马甲与西服成套搭配,说明其财力不允许购买两种以上的布料。贵族则不用考虑价格,他们通常外衣颜色深,马甲颜色浅。

衣饰一旦和女人关联,就能化腐朽为神奇。马甲发展成女装后,款式日益繁多。如今,女生的马甲风格颇多,有小香风、休闲风、工装风等,得抓紧时间穿,不然就该穿夏装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