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胭韵和鸣图 书香芳华在社区 等待不难 我的记事“助手” 那些不能忘记的日子
第14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2023-05-22

书香芳华在社区

丁汀

社区办刊五年,作者队伍从无到有,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了社区各路人才“藏龙卧虎”之惊人现状。若要持续办好一份刊,首先要有一支成熟的作者队伍,随着刊物的日渐“接地气”,在发掘了一大批居民“作家”的同时,我也寻觅到了好几位名声在外的学者、书画艺术家和作家。交往愈多,赠书愈发多起来,于是,我想让这些宝贵的、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资源在社区范围内作进一步的传播和弘扬。社区内有一家图书馆和两家“城市书房”,可以此为阵地,募集著作,以供更多居民读者分享,为营造诗情画意的社区文化氛围添砖加瓦。

好在“大咖们”面对我这个近邻作家兼编辑的创意,不仅相当认同,还立即行动,回家翻箱倒柜,甚至于找出版社寻库存,然后将捐献出来的著作或画册汇集到编刊办公室。

果然,在社区图书馆主管部门的鼎力支持下,决定以“古美大家”——本土作家、艺术家、学者著作专柜展陈的形式,同时在三处展陈。

不出半月,首批由6位本土作家、艺术家捐出的28种百余册图书如数汇集。街道党工委张书记还为这个展陈专柜题写了“古美大家”的匾额,以示鼓励。初展引起了良好的后续反应,前不久,又有四位学者、作家、书画大家捐出了20种共计50余本各类著作和画册,进一步丰富了展陈专柜的图书内容。

从已展陈的著作、画册来看,“大咖”作者不乏在上海颇有知名度的书画艺术家萧海春、瞿志豪、吴寒松等,也有知名社会科学学者熊月之、瞿世镜等;我的长篇纪实文学《磨难的岁月》等五本当然也忝列其中了。

社区图书馆和“城市书房”还举办了为期一周的专题读书活动,吸引了不少居民读者借阅。阅读自家社区里的作家、书画艺术家、学者的作品,令不少居民读者感到亲切,都说“蛮有新鲜感的”。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