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一看,2023年半年快要过去了。而笔者认为,今年“紧盯科技、紧盯马斯克”的策略是成功的,而且在这个策略之下,不会遗漏人工智能,也不会漏掉科技股中的黑马。今天,笔者就一个正在崛起的行业谈谈自己的看法。
上周特斯拉召开2023年股东大会,马斯克到场并回答现场股东的问题。对于全球经济,马斯克认为全球经济大约在一年后会迎来好转,希望大家做特斯拉的长期投资者。马斯克认为,未来自动驾驶(FSD)一定比人类驾驶员安全十倍。如果真正完全实现自动驾驶的话,汽车使用效率可能是今天的五倍。马斯克有个预测:Model Y将在2023年成为全球最畅销的汽车。
说到Model Y,笔者随之想起中国的电动汽车,也可称为新能源汽车。这是笔者认为正在中国崛起的一个行业。现在海关数据已经证明出现了出口“新三样”:锂电池、光伏和新能源汽车。这说明在人们不经意间,中国新能源汽车作为一个行业已经实现从0到1,并正走在1到100的道路上。
说起中国新能源汽车不得不说到2015年,那年众多资本和创业者冲入汽车行业。最高峰时市场上总共有约近60家造车新势力,如今已所剩不多。2019年前后,“蔚小理”先后赴美上市。几乎于此同时,乐视、拜腾、赛麟等造车新势力则迎来了首波倒闭潮。
研究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笔者认为只要两个企业:比亚迪和理想汽车,也要留意传统汽车大企业一汽、上汽、东风和广汽等,也许不知道什么时候它们也会杀入造车新势力现有的领地,但目前而言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也许会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新能源电动化和智能化成为2023上海车展所有新车发布会的主旋律,新能源新车发布数量首次超过了燃油车,新能源车型更是牢牢占据了大多数展台的绝对C位。上海车展展示了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大方向,即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中国的电动化和智能化已经走在了前列,正引导着全球车市的变革。笔者看到一个现象:全球汽车消费的核心市场正在转向中国,中国消费者也正在变成全球汽车市场的“主角”,而特斯拉与比亚迪在产量上和利润上成为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双雄。
马斯克称:特斯拉甚至可以以“零利润”出售其产品,在未来可以通过FSD自动驾驶软件赚钱!即它盈利模式是硬件(特斯拉)、软件(FSD)。对比之下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存在差距,综合软件、软硬一体、数据驱动三个因素来看,真正能够全栈自研智能驾驶的车企少之又少。未来中国研发FDS的企业空间巨大,人工智能算力又会推进这一进程。
5月12日,在参观特斯拉上海工厂时,上海市经信委智能制造推进处副处长陈可乐表示,下阶段上海将进一步深化与特斯拉的合作,推动自动驾驶、机器人等功能板块在沪布局。这一表态,被外界认为是特斯拉的第二条鲶鱼——FSD即将入华。
笔者相信马斯克的“鲶鱼作用”。若FSD入华,软件本土化的迭代速度和潜在收益或超市场预期,一个重大的机会来临了!
文兴
本版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