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4日 星期四
“考古”与求新 走出小课堂  步入大课堂 上影节和阿拉影城一道回来啦
第8版:文体汇 2023-05-27

走出小课堂 步入大课堂

苏州河畔来了“海派城市考古联盟”

本报讯(记者 徐翌晟)“我们所在的位置是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晋元纪念广场。74年前的今天,1949年5月26日,就在我们脚下的苏州河畔,中国人民解放军渡过苏州河,5月27日,上海解放!苏州河对于上海的历史文化意义非同一般,见证了这城市太多的珍贵记忆……”

昨天,2023“城市课堂季”的两场“城市课堂”在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和静安苏州河段开展。来自静安区各中小学的教师代表,120位上海市民立中学、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静安学校的学生,一同走出教室小课堂,走入充满故事的城市大课堂,在专业导赏老师的带领下,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城市街头的历史过往,以“海派城市考古”的方式去感受城市风貌。在行走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在创新中展现自己对上海这座城市的热爱。

本次“城市课堂季”将“社会大美育课堂”聚焦静安苏河湾畔的银行仓库建筑群、民族工业文化带,并且向南一直延伸到张园,这里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浓缩了上海的红色、海派和江南文化。同时突出成果,鼓励中外学生在行走的过程中思辨、思考,最终将形成一系列文创与科创设计作品、研学小论文和导赏小视频,有产出有成果,在年底的研创大赛中予以展示。

此外,“城市课堂季”辐射更广,联动静安区内以中学为主的学校、UCCA等文博场馆、社区与企业,成立“静安区海派城市考古联盟”,更好提升教师的研学课程设计和学生的研创成果落地。以四行仓库建筑外貌和周边环境为创作主题的冰箱贴、手机壳,就是前几期“城市课堂季”学生的创作成果。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科学与艺术学会理事长金亚秋表示,100多年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就提倡科学教育和美育教育,而此次的“城市课堂季”,在行走中思辨、思考,是将科学与艺术融合的生动实践。创新力、创造力的培育离不开感性与理性,而科学是理性的表现,艺术是感性的表现,只有二者相融相合才能碰撞火花、激发创新、结出硕果,从而更好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