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了解节气,让生活更美好 让听觉从东方出发 让展览与你不期而遇
第7版:文体汇 2023-05-28

让听觉从东方出发

上海民族乐团探索民乐表达新路径

白色的圆形舞台被置于立方体的演出空间中,演员们自一侧T台鱼贯而入,观众先闻其声,再见其人,就像跌入了“桃花源”。昨晚,上海民族乐团原创音乐现场“爱我中华·大雅国风”《云之上——让听觉从东方出发》在1862时尚艺术中心开启两晚预演。

《云之上》是继《冬日彩虹》后,乐团暌违7年再度携手作曲家E.宋歌打造的新作。13位青年国乐演奏家、1位手风琴演奏家及6位歌者,现场演绎113件乐器,融合不同民族的特色器乐,打开一幅世界音乐的东方画卷。多声部交织,考验着演奏家的默契,合奏时需心意相通,呈现20个人如1个人般的音色平衡,他们仔细听辨不同声部的衔接,观察彼此的动作和眼神,将呼吸和情感相联结,也引发观众的共鸣。

现场以独特的圆形声场将表演区域与观众区域自然划分。为打造360度多维复合的沉浸式国乐体验,音响设计顾昱结合场地结构精心布置、仔细调试,让纯净自在的音乐四方环绕。作品以听觉为先导,为精确描绘出不同器乐的音质特性、层次变化与音色互动,现场为艺术家们配置了53只专属传声器,开设80路声道,并加入空中与后场环绕扬声器,“闻”以化人,“声”入人心。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艺术总监罗小慈团长说:“在东方的艺术观念中,音乐生发自心灵世界,关乎自然、生命和情感。”《云之上——让听觉从东方出发》的创排过程是一场“回归—探索—再出发”的音乐旅程。她说:“我们想要突破固有的‘东方’听觉印象,构筑别具一格的声音图景,探索民族音乐当代表达的新路径。”

昨晚受邀至现场先睹为快的有来自“老外讲故事”俱乐部的成员,陶醉于国乐之美的他们在演出后的互动环节纷纷上台和演员互动。来自匈牙利的贝思文说:“演员所奏出的音乐展现的是中国文化的智慧和奥妙。”贝思文一双儿女季琳学和季琳杰对形状和吉他略微相似的中阮“一见钟情”,高兴地抱着这“肉乎乎”的乐器和演奏家合影。而戴着牛仔帽的白马克是中国文化爱好者,20多年前曾作为外交官在上海生活,退休后又回到这方土地,他感慨道:“以前说起浪漫多情的城市,人们会想到法国巴黎,但现在朋友们聊得最多的就是上海,它的吸引力就如同人们送它的昵称——魔都。这是一座魔都,魔力之都、魅力之都。”

据悉,此轮预演后,上海民族乐团将根据现场效果与观众反馈不断打磨、优化精进,《云之上——让听觉从东方出发》将于11月首演。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