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前五月上海外贸创历史同期新高 社区照护,让失忆老人不失爱 云陪伴给高龄老人添一份保障 近80岁送餐志愿者放心交棒
第5版:上海新闻 2023-06-15
年轻人接棒,让老人按时吃上热乎乎的饭菜

近80岁送餐志愿者放心交棒

志愿者姚孟婷上午在送餐 本报记者 王凯 摄

老志愿者陪同青年送餐员送餐 余淼 摄

“董阿姨,这是你今天的午餐。”6月5日中午,送餐志愿者盛瑞兰,敲开芷江西路街道芷江新村小区401的门,从保温箱里拿出一份热乎乎的盒饭,递到独居老人的手里,还凑到她耳朵旁大声说:“阿姨,我年纪大了,爬不动楼了,以后就让这几个年轻人给你送,你好好认认他们。”至此,芷江新村“助老送餐志愿队”实现了两代人的交接和传承,新的助老送餐队员将轮流为居民区享受为老助餐的高龄老人提供送餐服务。3位近80岁的助老送餐志愿者,干了8年助老送餐的活后,终于“下岗”了,而这是2位区人大代表仅用3天就“落实”民意取得的成果。

爬楼送餐力不从心

前几天,静安区124选区的两位人大代表李英、史晓琼,在参加人大代表集中下社区活动中,听到选民反映,居民区志愿者队伍产生断层现象,一直做送餐志愿服务的盛瑞兰、陆佰元和彭国伟等居民,平均年龄将近80岁,每天爬楼送餐,最高的要爬到五楼,已渐渐力不从心,是时候让更多年轻人接过接力棒,让老志愿者们也可以“歇一歇”了。

两位人大代表觉得,老志愿者们毕竟年龄已大,不能再让他们受累了。经过与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沟通后,李英、史晓琼分别从自己所在的企业,上海国信典当有限公司和上海国际人力资源开发公司,挑选出年轻志愿者与居民区选出的年轻社会工作者、物业选出的志愿者,仅用3天,就共同组建了青年版“助老送餐志愿队”,接替已经送餐上门8年的老志愿者。

年轻人接过接力棒

在青年版“助老送餐志愿队”成立仪式上,送餐箱包由3位老志愿者,亲手交到年轻人的手中,芷江新村“助老送餐志愿队”实现了两代人的顺利交接和传承。

6月5日是青年版“助老送餐志愿队”送餐第一天,来自上海国际人力资源开发公司的凌幼祥,将餐盒送到了何叔叔的手中;来自上海国信典当有限公司的周毅,将最后几位年龄不太大、想要动一动的居民的助老餐,按照约定送至保安室,由老人们自行来取,新队员们圆满完成了第一天的送餐任务。人大代表史晓琼全程陪同所在公司的两位年轻志愿者开展送餐服务。“盛老师,你们长期从事志愿服务,让我们很感动,请你们放心,我们年轻人一定会接好这一棒,无论风雨,一定让老人们按时吃上热乎乎的饭菜。”送餐结束后,史晓琼向老志愿者盛瑞兰郑重承诺。

“一方面,我自己还有一个为居民修修补补的工作室,有的时候,老年餐一来,为了能让享受为老助餐的对象吃上热乎乎的饭菜,我都是放下手里的活儿,先去送餐,再接着修理,到我这里来修东西的居民就要等上一段时间;另一方面,我自己也77岁了,爬楼梯明显吃力了,感谢你们为我们挑选出这些优秀的年轻人来接过接力棒,有他们在,我们放心!” 本报记者 江跃中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