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
莫迪访美意味“转折”? 美潜水器“泰坦”发生“灾难性内爆” 难以尽情嚼美食?疑难种植大咖破难题!
第4版:国际新闻/专版 2023-06-23

美潜水器“泰坦”发生“灾难性内爆”

“可能像易拉罐一样被踩瘪”,是否存在人为因素引人关注

“泰坦”号深潜器 图GJ

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科德角以东约1450公里的海域,从北冰洋南下的拉布拉多寒流与从墨西哥湾北上的北大西洋暖流在此交汇,致使海面常年大雾弥漫。111年前,顺拉布拉多寒流而下的一座冰山,在这里引发了“泰坦尼克”号邮轮沉没的悲剧,1500多人罹难。而今,一艘探访“泰坦尼克”号遗迹的深潜器又传噩耗,5人遇难,令世人唏嘘……

当地时间22日,美国海岸警卫队发布消息:此前在考察“泰坦尼克”号残骸途中失踪的美国深海潜水器“泰坦”号,已在沉船地点附近发生“灾难性内爆”,5名乘员全部死亡。这是一种极其骇人的死亡方式。所谓内爆,指的是由于外部压力向内发生的剧烈爆裂,与更常见的由内向外发生的爆炸恰恰相反。

“泰坦尼克”号残骸位于水下3800米。就当代军用潜艇而言,它们的工作深度多为水下300米以上。一旦水深超过1000米,在巨大水压与低温之下,出现任何情况都很可能是灾难性的。

曾参与建造“泰坦”号的工程师罗恩·阿鲁姆说,潜水器的外壳就像一个几何形状,当其保持球体或圆柱体时,足以承受巨大的水压,可一旦出现形变,就“可能像易拉罐一样被一脚踩瘪”。

美国海岸警卫队表示,在海底发现的5块“泰坦”号深潜器碎片距离“泰坦尼克”号残骸只有488米。专家推测,内爆有可能在深潜器失联的瞬间发生。

“泰坦”号深潜器18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科德角以东约1450公里的海域下潜,出发约1小时45分钟后失联。

这次深海考察活动由美国海洋之门勘探公司组织。该公司22日发表声明确认深潜器乘员不幸遇难,5名死者分别为海洋之门勘探公司首席执行官斯托克顿·拉什、英国探险家哈米什·哈丁、具有巴基斯坦和英国双重国籍的商人沙赫扎达·达乌德及其19岁的儿子苏莱曼、法国探险家保罗-亨利·纳尔若莱。其中,哈丁是“全球海洋深潜”持续时间最长的保持者。纳尔若莱是一名法国海军老兵,曾于1987年主导了对“泰坦尼克”号的首次打捞探险。35年来,他参与了数次对“泰坦尼克”号残骸的考察。

此次灾难事故除了向世人表明深海勘探的客观风险外,是否存在导致事故发生的人为因素也值得关注。有报道称,“泰坦”号未经任何监管机构批准或认证,海洋之门勘探公司几年前还解雇了质疑深潜器安全性的员工。一批潜水器行业的资深人士也曾致信海洋之门勘探公司,称其“实验性”做法可能导致“从轻微到灾难性”的问题。

本报记者 杨一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