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4日 星期三
滚滚长江东逝水(中国画) 走入普洱故乡 洞察爱情 识花记 忆土围坡战斗 与隧道同行 许多癌症可以预防
第13版:夜光杯 2023-08-10

忆土围坡战斗

红孩女

古稀之年习绘画,老红军王定国奶奶创作的第一幅大型作品,叫做《强渡嘉陵江》。在她见证和参与过的大大小小战役中,无疑,强渡嘉陵江是最令她得意的战役之一。战场上的定国奶奶属于福将,据她回忆,要说打得最惨烈的要数土围坡战斗。

在河西走廊的历史上,1936年的冬季奇寒,气温连续多日低至零下四五十摄氏度,这温度即便对于耐寒的西北人也是多年不遇,何况对以南方人为主、穿单衣、着草鞋的红西路军呢?

12月5日凌晨,西路军前进剧团奉总部命令,由九军的一个警卫班护送前往二十里铺驻地,接应和慰问从古浪突围出来的九军。但万万没料到,出发不久,便在郭家下磨村一带遭马家军骑兵的精锐部队团团包围,全体官兵立即投入战斗。

因自小丰富的游击经验,眼明手捷的王定国奶奶果断抢占了一个三层楼高的闲置土围子并完成勘察,发现该楼四角都有碉堡,于是,她马上总结出方案:就守在这里,一边对付敌人,一边加固工事,等待救援。

马家军自然早已察觉出这支队伍火力相当有限,反击的人数稀少。他们由此得出一个错误的判断:这极可能是刚从古浪突围出来的九军军部。从而决定开足马力、以“最高级别”的军事打击彻底消灭劲敌。

短暂的交火不久,马家军毫不吝惜地出动当时最先进的飞机,飞机过后又用炮轰……眼见炸了大半天还没减弱的意思,前进剧团领导很是不解,但逐渐意识到战情危急。剧团政委易维精向下观望,见敌人的骑兵一边攻打、一边半包围,敌众我寡,趋势不妙。此时,任弼璜、廖子健等剧团主要领导已经牺牲,易维精自己也身负重伤。

不一会儿,敌人开始在土围子的墙上铲洞,打算攀岩而上。定国奶奶见势不妙,便带姊妹们前去堵截,大家瞄准攀岩的敌人一个一个地射击。但手里弹药也远远不够。经过敌我实力悬殊的一整天激战,警卫班战士、剧团主要负责人和大部分人员已经壮烈牺牲。战士们滴水未进,粒米未沾牙。饥饿严寒胁迫着每一个红军战士,但大家一鼓作气,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最后,子弹打光了,手榴弹也投没了,仅剩下几把马刀和刺刀,还有30多人。少顷,马家军精锐部队闯进土围子,杨万里、排长彭永新等仅剩的几名男战士见敌蜂拥而上,便用自己的身躯堵在门口,异常勇猛地同敌展开肉搏!生死存亡的战斗之中,性别向来是第一个被忽略的。定国奶奶虽然个子小、挂伤,但是没有一丝退缩,只见她空手抢夺敌人的武器,举起大刀尖叫着与战友们一道浴血奋战。王定国奶奶还是被俘了。后来,经过我党营救,1937年下半年,王定国奶奶回到了兰州八路军办事处,成为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几个月后与谢觉哉结婚。

1983年9月,王定国奶奶回到前进剧团遭遇战战斗遗址,祭奠昔日牺牲的战友。前进剧团在郭家下磨庄的遭遇战,虽然全团覆没,但是那一段残存的土墙,镌刻着他们顽强不屈的血战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