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平(前左)等8名执旗手护送亚奥理事会会旗入场 特派记者 李铭珅 摄
孙海平和他的新弟子夏思凝
扫码看视频
一袭白衣,身姿矫健依旧。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的现场,人们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昨晚21时18分,8名执旗手手执亚奥理事会会旗入场,走在第一个,也是其中唯一一位以教练员身份获得荣誉的,就是上海田径名教头孙海平。
零点时分,记者独家专访孙海平,听他诉说与一位位爱徒征战亚运会的故事。谈及当晚的护旗经历,他感慨:“很激动,感谢大家还记得我。”
秘密任务
来亚运会担任执旗手,在昨晚之前,这个消息,孙海平谁都没告诉。
孙海平得到杭州亚组委通知,其实已是大半个月前的事,但鉴于开幕式的保密要求,他守口如瓶。甚至对家里人,都只是含糊告知,要带队伍去亚运会,“有可能在开幕式上出现”——家里人一直以为就是运动员入场时的镜头扫过,没想到却是备受瞩目的执旗环节。
8名执旗手,其实都是老相识。迈着整齐的步伐,笑意盈盈入场,孙海平告诉记者,当执旗手最难的其实就是控制时间——从起步到旗杆,要正正好好3分钟,“8个人是一个团体,要学会调剂分配。”
13年前,广州亚运会上,孙海平曾担任火炬手参与接力。那次为了传好火炬,他独自练习了两天。13年后的今天,他再一次站在了亚运会开幕式的舞台之上。他说:“作为教练,能一直被人惦记着,这是我的荣幸,更是努力的动力。”
亚运记忆
1990年北京亚运会,孙海平作为援外教练带领也门队参赛,那是他执教后第一次参加亚运会。
回国后,从1998年曼谷亚运会到上一届雅加达亚运会,从陈雁浩到刘翔又到谢文骏,孙海平的三任徒弟包揽了整整6届亚运会男子110米栏金牌。
昨晚候场时,执旗手休息室里正巧在播放历届亚运会的集锦片段。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特写镜头,正是刘翔夺冠的画面。孙海平看得格外仔细,“现在看,那时候刘翔的优势的确大。”事实上,6届亚运会,每一届至今想来都宛如昨日。
孙海平记得,2002年釜山亚运会,那是刘翔第一次参加综合性运动会。刚刚打破世界青年纪录的他,正是从亚运会开始走上世界田径的舞台;13年前的那个岭南炎夏,中国第二次举办亚运会,伤愈复出的刘翔依然是头号明星。以13秒09获得冠军并刷新亚运会纪录,彼时,刘翔正是从广州亚运会开始,逆境重生,再一次重返世界巅峰。
孙海平也记得,9年前的仁川亚运会,小徒弟谢文骏接过了师兄的接力棒,将中国短跨的辉煌延续了下来,而在5年前的雅加达,尽管伤病缠身,谢文骏依然顶了下来,最后反超惊险夺冠。
依然忙碌
来杭州,孙海平并非只是为了开幕式上的惊鸿一瞥。几天前就已驻扎在中国田径队萧山训练基地中,这一次,他带着自己最年轻的小徒弟,又将征战亚运赛场。
2003年出生的徐卓一是孙海平近年来培养的新苗子。土生土长的松江男孩,在3年前,被招募到孙海平麾下。除了徐卓一,前段时间颇受关注的跨栏美女夏思凝也是孙海平的徒弟。孙海平坦言,女子跨栏项目因吴艳妮和夏思凝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她们的精彩表现让人们对这个项目充满了期待和兴奋,“关注对于中国田径始终是好事。”
孙海平如今已是68岁,在采访中他还在计划着明年巴黎奥运会。“退而不休”,始终活跃在中国田径的舞台上,他牵挂的依然是能为中国跨栏培养出下一个刘翔或者谢文骏。感动于亚运会的“惦念”,孙海平说,“这就是教练的意义。”
特派记者 厉苒苒
(本报杭州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