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9日 星期四
蝴蝶的困境不止于蝴蝶 为打造文化自信自强“上海样本”贡献力量 阿拉会失去这只“上海蝴蝶”吗
第3版:上海新闻 2023-10-10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上海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表示重任在肩使命光荣

为打造文化自信自强“上海样本”贡献力量

10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上海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连日来,上海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认真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并纷纷表示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全面领导,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为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贡献力量。

明体达用 体用贯通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方世忠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鲜明地体现了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品格。全市文旅系统将聚焦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立足都市型,融入双循环,拥抱新人群,抢占新赛道,大力实施“大博物馆计划”“大美术馆计划”“社会大美育计划”,增强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国际传播叙事能力和数字转型创新活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构建文旅领域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更好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演绎上海精彩。(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马文运表示,广大文学工作者要深入学习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刻内涵,进一步强化文化使命担当,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紧紧围绕文学高质量发展的中心环节,在持续推出文艺精品上下功夫。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党总支书记、馆长、上海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吴鹏宏表示,文化馆是基层重要的文化服务阵地,推进全民艺术普及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人民群众的美育素养,是各级文化馆的重要责任。今后,文化馆将越来越多地承担起公共文化管理职能,逐渐完成由公共文化设施向公共文化管理与服务综合体的转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守正创新 赓续文脉

上海市文联专职副主席、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表示,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必须牢记自己的使命,那就是持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赓续中华文脉,为增强文化自信夯实基础。做好戏曲艺术的保护传承,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为人民群众生产更加充沛的精神食粮,是当代戏曲人的使命。唯有不负韶华,自信自强,拼搏进取,以更加繁荣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为党和国家奉上一份精彩的时代答卷。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馆长陈翔表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新征程党的文艺方针的集中体现。作为上海唯一的国家重点美术馆,将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文化艺术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赓续中华文脉;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健儿表示,上影近来打造出《中国奇谭》《望道》《大城大楼》等一批传递中华文化、票房口碑双丰收的影视作品,与此同时,持续打响“中国动画学派”,持续推进主旋律大片《千里江山图》、水墨动画长片《斑羚飞渡》等重点项目创作;推进“大IP开发”战略,探索建立中国本土的IP体系,弘扬文化自信。作为文化国企,上影将坚持不懈在实践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背负好新的文化使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建设文化强国持续贡献力量。

国际传播 文明互鉴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即将拉开“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大幕。艺术节中心总裁李明表示,艺术节将坚持做强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主题,进一步凸显艺术节链接全球资源的配置能力和国际叙事能力。围绕国际性、人民性、创新性的鲜明特征,共鉴世界艺术精粹,共筑文化艺术丝路,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力量。

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张颂华透露,艺术中心旗下上海歌剧院以“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传世经历打造的原创舞剧《永和九年》就将在第22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世界首演。上海芭蕾舞团经典版《天鹅湖》在完成了为期45天36场的第四次欧洲巡演后凯旋,于今早五点回到上海。上芭团长辛丽丽说,携经典版《天鹅湖》“走出去”,展示的既是年轻的中国芭蕾人为古典芭蕾注入的当代活力,也是来自中国上海精致、典雅的海派芭蕾与西方经典芭蕾碰撞产生的“化学反应”,更是经过多年沉淀与积累后中国芭蕾走向世界、致敬经典的信心和决心。

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滕俊杰近年来拍摄了多部戏曲电影,并率先将全程实拍3D、全景声、8K等电影最新科技赋能戏曲电影创作的理念和实践,并数度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他表示,其工作核心就是在尊重中国传统戏曲本体文化特性、探索与时代审美和文化需求相结合的创作中,追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远方。本报记者 朱光 朱渊 徐翌晟 孙佳音 吴翔 赵玥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