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跨越,从建筑设计到城市设计
第8/9版:科学领航者的上海故事 2023-10-27
87岁的卢济威教授仍很忙碌,走遍国内城市不停探索设计新方式——

跨越,从建筑设计到城市设计

翻阅国内外城市设计案例是卢济威热衷的乐趣 本报记者 陶磊 摄

卢济威非常重视江滨亲水区的功能性 本报记者 陶磊 摄

大学毕业合影(五排左八)

最爱研究不同风格的建筑

认真钻石设计图纸 本报记者 陶磊 摄

扫描二维码看科学家的故事

本报记者 张炯强

依旧少年

中国现代城市设计创始者之一

我国著名建筑师、建筑教育家

卢济威

静安寺地区堪称海派文化的经典代表:繁华的静安区南京西路上,有尘世喧嚣的商业宝地,也有青灯古佛的宁静寺院。这里可见诸多高大上的写字楼,亦有静谧的静安公园。轨道交通在此设站,还有一座巨大的下沉式广场。小小几平方公里,集商业、娱乐、宗教、文化、交通功能于一体。它的设计者就是我国著名建筑师、同济大学教授卢济威,有人称他为“中国现代城市设计的创始者”,他则谦逊地说:“只能算是其中之一。”

9月的一个早上,记者在曲阳路上的一间公寓里见到87岁的卢济威先生。他腰板笔直、精神矍铄、思路敏捷,开口便滔滔不绝地讲起自己从一个建筑设计师转变为一个城市设计师的故事。

成长路

年少时好学不止遇到名师受益匪浅

卢济威出生于1936年,那是一个战乱的年代。他读小学时常常转校,直至抗战胜利及全国解放,才在台州中学稳定求学。年少时,卢济威喜欢画上几笔素描,高中毕业时成绩优异,被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前身)录取。

卢济威来到学校后得知,南京工学院前身是中央大学建筑系。上世纪50年代,中国学院建筑学有三位学部委员(现在的院士)梁思成、杨廷宝、刘敦桢,而杨廷宝和刘敦桢就在学校任教,卢济威在思想和专业上都得到他们极大的帮助,从此,他走上建筑师及建筑设计教育之路。

读书的时候,卢济威对建筑设计的理解还停留在传统的景观层面。1960年,他毕业后被分配到同济大学工作。工作伊始,他参加的是大学一年级的教学工作,对其他年级的课程也很感兴趣,就主动地去听课。听了很多课,都感觉非常新鲜。

初到同济大学,给卢济威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冯纪忠教授。上世纪60年代初,冯先生在同济大学带领师生进行了教育改革,“以空间为纲”组织教学,编写空间原理。当时,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采用了这个体系,但在中国,同济大学是率先进行这项改革实践的。早在上世纪50年代,冯先生就已经意识到,建筑设计应追求功能优先,并与技术、造型等高度统一的现代主义思想。

卢济威回忆,被称为“飞机楼”的武汉同济医院是一个典型案例。冯先生从功能出发,设计出四翼飞机形体的住院部。每翼均为病房,共计16个病区。“机身”的中央部分安排为临床服务的诊断、治疗科室,便于与病区之间联系,便于接送病人。整个建筑形成6个尽端,以减少不必要的穿插带来的交叉感染。上世纪80年代,人们对环境问题愈发重视起来。冯先生站在时代浪潮前,把建筑设计、风景园林与城市环境结合起来,松江方塔园和何陋轩是他的代表作。

卢济威说,自己进入同济之后接触到冯纪忠先生的教学,一直都对他非常敬佩。直到现在,还受益于冯先生留下的宝贵思想财富,并将之延续下来。

在前人的基础上完成建筑教学改革

1986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揭牌成立,这在全国都是第一家,原来都是叫建筑系。当时担任副院长的卢济威认为,学院名称的转变,不是简单换几个字,背后是对世界建筑思潮发展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认知。现代主义建筑把空间观作为基本思想,讲求空间的物理形态。到了后现代主义时期,很多新的理念被提了出来,逐渐从空间观转向环境观,更加强调人在空间里面怎么进行行为活动。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名称的改变,顺应并体现了这个趋势。

1989—1994年,卢济威担任建筑系主任期间,完成了一项重大教学改革——建筑教学内容和体系改革。在同济长期重视以“空间”体系组织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为了适应20世纪后半叶国际建筑、城市规划学界逐渐形成的由空间观向环境观发展的趋势,90年代初,卢济威带领教改团队研究并实践教学内容及体系的调整和改革,完成了教改成果——以“环境观”建立建筑设计教学新体系,并获得1993年上海市教育成果一等奖、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

卢济威站在冯纪忠等前辈的基础上,将建筑教育推进了一步。

大赛中屡次获奖受启发转向城市设计

卢济威是建筑教育师,更是一位建筑设计的实践者。改革开放之初,他便如饥似渴般地投身于各项建筑的设计中,并在国内外大赛中多次获奖。

上世纪80年代,他参加了两大工程:无锡新疆石油职工太湖疗养院项目、山东胜利油田孤岛新镇规划与设计项目。卢济威承认,过去建筑和规划是分得比较开的,但在参与这两个项目的过程中,他见证了从“一块平地”到“一整块城市区域”的转变,得到了很大启发。他感觉到,做建筑不能局限在几平方米的空间里,而要有更加开阔的思维。

后来的浦东开发和陆家嘴地区国际咨询项目中,当时有5家单位参与国际咨询,让卢济威印象最深刻的是英国人罗杰斯的方案。其他的方案更多强调陆家嘴地区的建筑形态,罗杰斯方案在重视与上海老城厢、上海历史文化关系的同时,更强调人的行为对城市形态的影响。在罗杰斯方案中,有3个令人很有兴趣的内容:第一个是一个大型的圆形绿地,与陆家嘴地区的地形很契合;第二个是绿地周边包围着的高层带;第三是用公共交通将高层带连接成若干个社区,每隔600米设置一个站点,并在600米的范围内组成步行区。

卢济威认识到:罗杰斯的方案让人更深切地感受到,人的行为对城市形态会产生很大影响。城市规划研究的不只是好看、难看等问题,背后还有更深的门道。

从此,卢济威开始从一名建筑设计师到城市设计师的转变。卢济威认为,任何的城市建筑项目必须与城市的规划、发展融合,不能局限于景观、环境。而现代城市设计应融汇建筑、规划、景观等多学科。城市设计的基本理念是,为人们提供更宜居、更便捷的生产与生活空间。

后来,卢济威参观了伦敦的金丝雀码头项目,得到了更多的启发:那里,金融、商业设施林立。地面一层步行与老码头的亲水水面相接,两层行车,构成了立体式的城市空间,既繁荣了人们的生活娱乐,又保持了老码头的历史传统,地铁、轻轨则在地下空间设站,形成立体城市。这,不正是完美的城市设计吗?

科研路

静安寺地区 成为上海城市设计的标杆

1995年,卢济威主持的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可以说为此后的上海城市设计树立了一个标杆。

静安寺项目的起因是要造一个地铁站。原先上海的地铁站都由申通公司投资建设,但在造地铁二号线的时候,市里决定由申通公司负责线路,由各个区为本区内站点提供资金,减轻申通公司的负担。每个区投入了大量资金,自然也想趁这个机会把地铁站周边的城市建设和开发一起考虑。

卢济威回忆:“说来也是缘分和机遇。”地铁站的建造不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项目,而是与整个城市功能融合,这与城市设计不谋而合。他说,这个项目最大的特点就是围绕地铁站进行城市建设,而不单单是建造一个地铁站。如何整合城市的多种要素与功能,包括地铁交通、商业、文化、绿化和市民活动等,是非常关键的。

城市空间只有做到便民、实用,才能促进城市的良性发展。当时,卢济威提出了三个关键词:生态、文化和商业。

他和团队成员还有一个创新的想法,就是做了一个下沉式广场,能够把地铁站、公园以及南京西路等周边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卢济威介绍,静安寺广场不对称布局、多功能整合并下沉的方案,与当时按照功能划分用地的常规做法很不一样。“我们实际上做的是地形重塑,提高土地利用率,让各种要素和空间相互渗透、互相裨益。把商业下压,并与下沉式广场相连,上面又做公园,形成了土地的复合利用。”下沉式广场的屋顶作为静安公园绿地的延续,使公园面积扩大了2000多平方米。作为“生态、高效、立体的公共空间”,广场建成之后受到市民好评。作为卢济威的早期城市设计作品,这个项目将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历史古刹、自然生态和交通枢纽有机地整合成园寺一体的独特城市环境,同时实践了TOD理念,在国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参与改造项目 打造亲近自然的生态绿洲

卢济威还参与了福建漳州的“五湖四海”城市改造项目,让一座脏、乱、差的城市变成了生态绿洲。

漳州市“五湖四海”项目包括由南湖、碧湖、西湖、西院湖、九十九湾湖构成的“五湖”;“四海”则由荔枝海、香蕉海、水仙花海、四季花海组成。这个以水为脉、以绿为媒的系统性生态建设工程,不仅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了城市“边角地”脏乱差的局面,也为城市的“生态修复”和“功能修补”提供了空间。

卢济威认为,“五湖四海”建设的最大特点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建设带动保护,用修补取代翻新,尽量保留一些“没有用的地方”和“可以发呆的地方”,用“留白”的方式让城市有田园味道,让市民有亲近自然的空间。

卢济威的城市设计创作有个显著特征:力求设计的创新性和特色,例如上海北外滩地区城市设计——探索城市活力区建设的城市形态组织条件;江苏连云港海州古城城市设计——探索古城复兴,既恢复历史意象,又复兴城市活力,满足现代生活的发展;福建漳州市西湖片区城市设计——探索高达6米的堤坝与区域中心结合,形成立体基面的城市形态结构,等等。

2020年,俄罗斯艺术科学院公布新晋外籍荣誉院士名单,卢济威获“俄罗斯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称号。这个称号是俄罗斯艺术领域的权威荣誉,奖励在艺术领域有突出成就和卓越贡献的艺术家和以其他方式为艺术作出贡献的人士。

重视江滨亲水 建成城市活动和休闲场所

卢济威介绍,我国的城市设计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市基本是在进行新城建设;第二个阶段是进入21世纪之后一直到现在,我们城市面临的主要课题是城市更新,这就需要更加贴近人们生活的城市设计理念的介入。这个时候,城市滨水空间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新亮点。

卢济威有一个观点:滨水区是城市得天独厚的财富,应当成为重要的城市活动和休闲场所。

2014年,卢济威做上海北外滩城市设计,也涉及滨水空间和城市的关系。他说,过去,很多人考虑的都是天际线,强调让人们从黄浦江往这里看过来的时候觉得很美、很震撼。但他更看重的是利用好黄浦江这个资源,促进整个北外滩地区发展,提升北外滩的城市活力。其中的关键,就是要让人们能够方便地走近江滨,走到坝顶使用滨水空间。

2002年,卢济威主持了杭州滨江区江滨地区城市设计项目,获得教育部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这个项目就在钱塘江旁边,钱塘江大潮潮水汹涌,浪拍上来很高,所以堤坝也造得很高。

按照规定,堤坝属于水务部门管理,蓝线在那里,一般是动不了的。卢济威接到这个项目之后,感觉钱塘江是个很好的资源,岸边的堤坝蓝线应该进行柔化,使其成为城市的活动空间,满足人的亲水需求。

他的方案提出,在堤坝及扩大范围造建筑、建小品、种树,把城市空间引到江边。可问题来了,堤坝上不能随意种树,该如何解决?卢济威想到的办法是,用钢筋混凝土浇灌形成树池,然后把树种下去,再覆盖泥土。这样,树根的生长就不会对堤坝直接产生影响。

以前,杭州市提出“跨江发展”,已建成的滨江区政府大楼位于钱塘江南侧,坐北朝南。按传统观念,必然会背离钱塘江往南边发展。卢济威在做城市设计的时候就提出,滨江区的发展重点要放在钱塘江边上。卢济威说:“当时没有想得很远,只是想让滨水区域更好地为城市、为人民服务,让江水变得可亲近。”

后来,杭州变“跨江发展”为“拥江发展”,强调在江的两面发展。卢济威当时的城市设计就起到了一个先导作用。

师者路

扩大视野 不拘一格培养“怪才”

直到80岁,卢济威依然忙碌,常常挂着相机走遍国内城市,探索城市设计的新方式。他的另一项功劳在于教书育人。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卢济威教授共培养了近100名研究生,其中包括博士生35名,博士后6名,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精英。

卢济威有一名得意弟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建筑师王澍。王澍于2012年摘得素有建筑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是迄今唯一获得此奖的中国人。

王澍是怪才,不拘一格,这个“叛逆”学生到同济攻读博士时,导师卢济威对他异常宽容。“我只记得我导师跟我说过一句话:别人的论文怎么写,我都要管管;你的论文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吧。”王澍认为,卢济威对他的“放养”,实为一种鞭策。“老师不管我了,我的压力就大了。”

王澍的博士论文以“虚构城市”为题,凝聚着这位研读建筑学的年轻人对未来城市发展趋势的思考。送到卢济威手上时,卢济威和身边一位同事说:“王澍的博士论文是篇好论文,很多内容涉及哲学和历史学,有些我也读不懂,你是历史系教授,帮我一起指导。”王澍说,在和卢济威交流之后,立马作了一个决定:5万字全部重写。时至今日,王澍在同济的师兄师弟和老师,仍记得那篇手写的博士论文。有人至今珍藏,仍说看不懂。而卢济威则说:“扩大视野是我研究生教学的重要目标。”王澍获得大奖后返校时,和老师卢济威深情地拥抱。

卢济威

1936年11月 出生于浙江省临海市

1960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分配到同济大学建筑系任教

1986年开始历任同济大学建筑系副主任、主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

1995年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2008年被中国建筑学会授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奖”

●同济大学城市设计学科创立者,俄罗斯艺术科学院荣誉院长,现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设计学术委员会顾问,上海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首席顾问,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城市设计学部名誉主任等职。

●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创作,曾获省部级优秀设计二等奖以上16项。

卢济威在大量城市设计创作的基础上重视设计理论的研究,主要在四个方面有所建树:

■城市设计整合理论,提出城市设计机制是城市要素三维形态整合。

■城市形态组织理论,提出了城市要素整合、城市空间景观组织、城市基面建构和城市形态结构塑造等形态组织方法概念的理论体系。

■城市地面立体化概念,提出人类城市发展四个发展期:平面形态发展期、空间景观形态发展期、竖向形态发展期和地面立体化形态发展期。

■城市地下公共空间概念,提出人类向地下索取空间是城市发展的必然,城市地下公共空间是城市地下活动空间发展的骨架。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采访对象提供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