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胜月
现今老人关注长寿的热情堪比小姑娘争相减肥!每天我在手机上收到的抖音、视频等各种推文中,十有七八都是一个关键词:长寿。
但见视频里,一队穿着大红喜庆唐装的老人,像在幼儿园排排坐、吃果果一样端坐着,咧着无牙的嘴,左手烫金奖状、右手一沓奖金地笑着,任镁光灯闪烁,相机咔嚓。呵,是百岁老人庆典呢!
看着看着,忽然就发现,怎么长寿的队列里绝大多数都是老奶奶?
再一查数据,人均寿命确实女性要比男性高出那么一两岁,这是基因使然?难不成基因也会“重女轻男”?
带着这个疑惑,我留心起身边的和过往接触过的女性,想探个究竟。
第一个想起的就是我的小学校长萨锡玉!她2022年无疾而终,享年100岁。
她的长寿在于一生有追求,爱音乐,奉献到老。即便到了耄耋之年,在四川北路街道合唱团也总能看到钢琴伴奏的她。我和她重拾友情于她94岁时,那年三月,街道表彰她并为之庆生的大幅照片正登在报上。她的家我去过多次,刚踏上楼梯,悠扬的歌声琴声就飘落而下,那是她在为即将去独唱的团员做最后的加工——练音、纠音。即便客人来了,她也不停歇,只点头示意请坐。她常与我通电话,最多的话题依然是她的音乐:年轻时与丈夫走过的音乐之路,中年办音乐学校,老年在社区发挥余热。我劝她多休息,她竟说,音乐使人年轻,不会累的。
是的,萨老师,你岂止年轻,你还长寿,你的人生就是一段华彩乐章!
今秋,在衡山酒店新建的开放式花园里,见到了一位精瘦的老太太,但她精神头十足,正与儿子双手相击,做着“一路码两路码”的沪语游戏。问之,才知道自己第一次见到了人瑞——她,101岁!老太太爽朗热情,主动与我们母女搭话。知道是同乡人,也曾同住过上海虹口区,高兴得像个孩子,大声说:有缘啊有缘!提到家乡盛产的花,她抚掌大笑:还曾盛产过“强盗”呢,你可要小心我抢了你的东西!
她耳聪目明,记忆清晰,口才流畅,我不由揣测她可能是教师,果不其然,是小学美术教师!她七十岁的儿子赶紧补充:我妈是师从潘天寿、林风眠的,曾开过画展。老太马上阻止:提这干吗,名师门下也不一定都是高徒,我就是那个差生!她的幽默自谦,现今能比之者怕不多矣。今天我在寿星的身上看到了。
问到长寿之道,她说,做些爱做的事,看画呀看花呀,公园坐坐与人聊聊天呀,拍打拍打身上,活络活络血脉呀,就是从来不吃补品。临离开,老寿星推着轮椅沿长长步道走着,儿子在边上护卫。这样的老人一辈子坚持爱好,幽默通达明理,能自理则自理,不依附别人,她不长寿谁长寿?
莫非唯有爱乐爱画的老人才长寿?非也。放眼望去,多少普通妇女身处逆境,自强不息。她们的唯一念想是保住这个家,常常起得比鸡早,睡得比鬼神晚。给家挣钱,让孩子上学。自己吃糠咽菜甘之如饴。回看我们的奶奶外婆,莫不如此。她们的长寿是坚忍不拔的福报!
同样是丧偶或离异,男女处之也常有不同。不少男子整日烟酒不离,被不叠,碗不洗,一夜回归流浪汉。女子呢,单身不相信眼泪,为母则刚,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家里窗明几净,自己“山清水秀”。这就是生命有追求,她们很可能是长寿的后备军!
长寿女子大都有三两闺蜜,却无不良嗜好,唯一的缺点是爱唠叨,但也是负面情绪的及时宣泄。而男子,即便家里天翻地覆,不足为外人道,活活闷坏了自己。
看来,生命是长跑,是耐力跑,女子步步坚实,行稳致远,谁说女子不如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