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5日 星期三
佛手(中国画) “扎台型”未必是好事 看见你幸福 捉虫记 贺卡情结 舍得,舍不得
第8版:夜光杯 2024-01-01

贺卡情结

贾赟

最近整理书柜,发现一张中学时期同窗赠送的贺卡,那是我的十八岁生日,贺卡上的字迹仍清晰,扑面而来的稚嫩气息很容易把我带回那些年的青葱岁月。求学时结下的情谊依旧历历在目,只是贺卡这件物品,却如同古董一般地渐渐离开了我们的生活,旧时的贺卡,或被当作无用之物废弃,或被束之高阁,消弭在记忆里。

那些年,贺卡文化盛行,尤其是在十几岁少年的群体中,生日、节庆、毕业,都可以用贺卡表达祝福,关系特别好的朋友间,还会附上小礼物。记得那时,除了各种用途的贺卡和以风铃、八音盒为代表的礼物,各色包装纸也很抢眼,所以开在学校附近的礼品店,生意总是特别好。

不单是孩子们喜欢贺卡,很多公司也会在过年时给客户和朋友寄上贺卡,表达一年来的感谢和对新年的祝福,这类贺卡往往千篇一律,基本都是将祝福语印刷好,只需填上姓名,但也算是一份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祝福”。彼时和贺卡共同占据新年礼物半壁江山的,还有贺年明信片,火爆时,甚至还会被店家溢价出售。邮政部门发行的有奖贺年明信片主题鲜明、年味十足,使用起来也十分方便,收到明信片之后还有可能中奖。

每年新年前、春节前都是贺卡和贺年明信片的寄递高峰,邮局信筒时常爆满,邮递员不得不增加取件的次数方能满足需求,寄件人满大街找信筒投寄的“盛况”也不鲜见。有一次,在虹桥路中山西路路口的邮筒前,一位热心人用棍子不停地搅弄信筒里的信件以方便塞进更多的贺卡的情形,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大概从十多年前开始,贺卡渐渐不那么受人欢迎了,主要是因为那时手机开始普及,新年祝福不需要再用一种“慢速”的方式传递。零点钟声敲响,手机总要响上好几分钟,时常还要遇到网络拥堵、发送失败的情形,新技术带来的便利,让拜年变得更简单迅捷,但缺了情感的温度。不少人都遇到过这样的窘境,将甲发来的祝福短信直接转发给了乙,以至于甲在短信中的落款也直接送到了乙的手机上,这样的祝福,真不知还有多少的真情流露。至于表达祝福心意的礼物,也有不少是网上下单,直接送到收件人手上的,没有了原本精心挑选、妥善包装的过程之趣了。

这几年来,我的祝福短信开始变得简单,但必会注明对方的称谓和自己的落款,虽不花哨,但也可以表明自己的诚意。

倒不是说在新技术的加持下,人们的情感传递变得快速廉价了,只是在我们享受便利的同时,依旧可以保留着新年寄送贺卡的习惯,让一些不太适合用电子形式表达的内容,用更直观的办法表达出来,可以亲手触及对方的情意。就好比在数字记录形式如此发达的今天,用笔书写和描绘的手账却在年轻人中流行,也许正因为人们可以用它表达更丰富的思想和感受,多年以后翻看,那天的心情色彩、笔迹力度都在纸上还原,这可比冷冰冰的屏幕和统一的字体更令人感动。

无论是对于寄贺卡的人来说,还是对于收贺卡的人来说,这都是曾经一个充满仪式感的新年祝福形式,但愿这样的形式可以重新回归。如果在下一个新年,能够寄出几张贺卡,再收到几张贺卡,那么彼此间的距离一定会更加亲近。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