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炯强
不久前,复旦大学举办了一场科技伦理高峰论坛,与会院士学者共同倡议:推动科技向善。在这所名牌大学内,还设立了一个科技伦理与人类未来学院。
搞科研还要伦理制约?答案是肯定的。人工智能、基因编辑、辅助生殖技术……近年来,科研领域的创新五花八门。2018年,南方科技大学的贺建奎利用基因编辑技术“造”出了天生免疫艾滋病的女婴,舆论哗然:科学家如果可以随意“制造”自己设定的人,岂不天下大乱?贺建奎因此获刑三年。
人类历史上,科研和发明有时是把双刃剑。许多科幻影片对此有了形象生动的展示:电影《未来世界》中,高智能机器人屠杀人类,已经对AI未来的发展提出警示;《未来战士》系列电影中,高度智能电脑“天眼”发动核战争。据说,几个核大国如今都有共识,核弹的钥匙不能由AI掌控。最新的影片《奥本海默》演绎的是科学家发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道德伦理拷问。
如果研究领域或研究活动将人作为研究对象,又或者,对人类的生活方式、价值观、文明,甚至对人类存续本身产生影响、冲击或威胁时,这样的科技必须接受伦理制约、法律制约。值得注意的是,科技部官网之前公布《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规定:从事生命科学、医学、人工智能等科技活动的单位,研究内容涉及科技伦理敏感领域的,应设立科技伦理(审查)委员会。
新兴前沿技术发展迅速,不仅要关注技术安全性方面的风险,也要关注到人们基于道德理念分歧带来的问题。AI发展太快,但,我们不需要人工智能掌控的世界;生物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同样也不需要“生产”出来的人类,拒绝“异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