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4日 星期六
春之祭(纸本设色) 收旧书的老掉牙 新的早晨 咸骆驼 我的“春运” 不妨先去“画龙” 连枷
第13版:夜光杯 2024-02-27

我的“春运”

吴四海

“春运”,像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一年一度,生生流转。我的“春运”,是春天的运动,不仅仅限于乒乓,还有快走、健身和游泳。既有不受时间、对手限制的一人独动,也有球友相伴的多人互动。总之,一天不运动,我就一天不舒服、不自在。

比如乒乓,实在没时间上球馆,我就独自一人在家练发球。专心意念发出的每个球,都带着我的魂,旋转弹跳到对方球台,冲击着对手的球拍。一想到吃我发球,偷着乐。或是假想回球的落点和旋转,再左手抛球上台面,右手迎前就是一板。别小看这“前三板”技术的卡拉OK式独练,一小时下来,照样一身大汗。累了,坐下来静观球台桌面白线框成的田字,脑海里竟会闪现出很多稀奇古怪的发球方式和技术打法。眼下得心应手的球拍背面发球的“绝招”,就是我日有所思、夜有所想的梦里做出来的。乒乓球,看似简单的运动,其实是一项需要静的思考,甚至做梦才能领会到的心智运动。

“就是好动,上课小动作不停!”春节给中学班主任拜年,如今已是两鬓挂霜、眼角爬满鱼尾纹的我,还是会被记忆力饱满的郑惠珍老师“训话”。上课动不够,下课还要动。小学里玩刮四角片、打弹子、抽陀螺、跳绳,中学爱踢足球、排球打二传、游泳四项全能……总之,只要是体育运动,我样样喜欢,也总能玩出点名堂来。

儿时好动,从来就不是什么坏事。手动脚动,脑动心动。阳光的、积极配合的和行动力强的孩子,人见人爱。只有当下,爱动又可爱的孩子,太稀罕,都被手机和iPad给坑没了?那些乱动瞎动、动辄无理取闹的熊孩子,随处可见。至于见人也无动于衷、不动容微笑又不爱打招呼、动不动就拿起手机一动不动的,真想追问其父母,是怎么管教的。

话说回来,老而好动,如何?动什么?怎么动?我看还是应该实事求是,因人而异吧。从多动到少动,最后彻底不动。向死而生地优雅老去,可以“动生阳,阳生气,气生血”,此乃养生之道。也可以“静生定,定生慧,慧至从容”,百动不如一静,不老传说。有人,动身涉千里,却满心褶皱,不起涟漪。也有人,动心不动身,照样心怀天下,情满乾坤,壶中日月长。动与静,生与死,谁与评说?

痴迷于一项运动而为之感动,“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的一生,自会精彩。隔一天打一次乒乓,过二天写一张书法。在左推右攻中,锻炼肌肉强化毅力;于横竖撇捺间,提升心气净化心灵。往往日复一日的简单重复,便是天长地久的岁月静好。谁能化“动感”为“感动”?

我的“春运”,早已是一年四季的“全运”——全年运动,无论春秋。三月,日本东京公开赛六十岁组的冠军卫冕战,能否连霸?花为谁开?也看我的“春运”——春天的运气。四月,全国乒乓会员联赛;七月,意大利罗马世界元老赛;十月,“五湖四海杯”老友乒乓赛……人生只此一回,六十到八十,何不再疯狂二十年。立春已过,惊蛰将至。你,是不是也该“蠢蠢欲动”呢?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