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蛤贷”来了!近日,江苏省金融机构首笔“贝类海洋蓝色碳汇贷——文蛤贷”在盐城市大丰区成功落地。邮政储蓄银行盐城大丰支行向江苏海阅实业有限公司发放贷款1000万元,贷款期限1年,专项用于该公司购买文蛤苗。
该笔文蛤贷,以海洋碳汇为切入点,将贝类海水养殖每年产生的减碳量、固碳量远期收益权作为增信手段,有效解决了海上养殖贷款抵押物不足的难题,成功打通了金融支持海洋贝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绿色通道。据了解,该笔贷款也是邮储银行系统全国首单“贝类海洋蓝碳贷”。
据工作人员介绍,贝类通过呼吸作用吸收大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生物质,同时将蓝藻和悬浮物质等有机物沉淀于海底,进一步固碳。贝类的残骸和粪便也会堆积在海底,形成碳酸钙沉积物,长期大量沉淀不仅可以稳定固定二氧化碳,也具有其他生态和环境效益,可改善水质、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在调节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江苏海阅实业有限公司实施的文蛤养殖项目,养殖面积约6091亩,黄海湿地研究院测算该项目实施后产生的碳汇量显示,该项目每年“贝类沉积物碳储量”“贝类贝壳碳储量”“贝类软体组织碳储量”等共计减碳、固碳2680吨。在属地人民银行的指导下,邮政储蓄银行盐城大丰支行积极充当金融“碳”路先锋,先行先试,充分挖掘滩涂碳汇“宝藏”,在海洋贝类养殖领域,突破性地将“金融”主体与“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主题、“碳汇”要素融合,以文蛤养殖每年产生的减碳量、固碳量远期收益权作为补充质押物。借助人民银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进行质押登记,成功地将碳汇价值转化为抵押品,解决了项目实施急需的资金困难。这是该行继2023年推出江苏省首笔“林果树碳汇贷——梨园贷”后推出的又一款绿色金融创新产品。
盐城拥有广袤的滩涂,其中沿海滩涂长达444公里,滩涂面积683万亩,为国内之最,蕴含丰富的碳汇资源。开采曾经“冷落”的碳汇“宝藏”,将金融活水引入海洋经济实体。邮储银行盐城大丰支行此次创新推出的“贝类海洋蓝碳贷——文蛤贷”,开辟了金融助力海洋贝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路径。
本报记者 唐闻宜 通讯员 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