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在金山区廊下镇南陆村,金黄的稻谷随风摇曳,两台收割机开足马力“轰隆隆”来回穿梭,“八月香”雪花粳正式开镰(见图)。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科研人员赵洪阳介绍,由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团队培育的特早熟优质节水抗旱稻“八月香”系列主要包含:八月香(籼型)、沪旱16(粳型)和雪花粳(粳型)。上海市民口味偏软糯,今年廊下基地把“籼型”品种全改成“粳型”品种,种植100亩“雪花粳”、400亩“沪旱16”,亩产量800—900斤。 本报记者 陶磊 屠瑜 摄影报道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