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对话郭崎琪 孙杨还能重返国家队吗? 艺术体操精灵养成记
第13版:文体新闻/体育 2024-08-27

艺术体操精灵养成记

——访上海奥运冠军郭崎琪

郭崎琪在崇明基地接受采访 本文照片 记者 李铭珅 摄

郭崎琪在巴黎奥运赛场

扫码看视频

“怎么样,我在镜头里看起来还行吗?”刚走进崇明体育训练基地体操馆的会议室,郭崎琪便好奇地问道。走下赛场,新科奥运艺术体操冠军和同龄女孩一样爱美,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郭崎琪笑着在镜头前打开话匣子,开始讲述一段有关艺术体操“精灵”养成的故事。

1 一碗馄饨

出生在重庆的郭崎琪2007年来到上海市体操中心接受艺术体操专业训练,这些年下来,她直言自己已经完全适应了上海的生活,对于不少人担心的饮食口味问题,她笑着说:“这个最不是问题,因为我不能吃辣。”

虽然小小年纪就来到相对陌生的环境,但郭崎琪的适应能力很强,她很快就融入了艺术体操队的集体。“当时练这个项目,是父母希望我改善一下自己的形体姿态,练着练着,教练觉得我资质还行,就这样继续练,一直练到现在。”郭崎琪在申城全身心投入艺术体操训练后的生活,与自己的口味一样偏“清淡”,每天在宿舍、训练馆和食堂三点一线,训练结束在回房间的路上和姐妹们聊聊天,往往一件很小的趣事,就能让一群姑娘笑很久。郭崎琪说,回想20年的艺术体操训练生活,偶尔会觉得有些枯燥乏味,但看到奥运金牌的那一刻,过往的一切就都值得了,说完,郭崎琪的脸上又绽放出开心的笑容。

郭崎琪表示,回到崇明基地后,她特意去食堂品尝了最喜欢的大馄饨,“还是熟悉的味道,好吃”。食物入口的感觉,如同她现阶段的人生收获那般,充满了努力后终于获得成功的欢欣。

2 一声感谢

郭崎琪和队友携手获得的这枚艺术体操金牌,是中国艺术体操队在奥运会上收获的第一枚金牌,意义不同凡响。说起这一点时,队长的眼中多了几分自豪:“奥运金牌的分量,比我想象中的更重一些。”

谈到这个创造历史的时刻,中国队长说得最多的词是感谢。“大家看到的是我们拿冠军的喜悦,但背后有很多人的默默付出,教练团队、医疗组的大夫、后勤保障等等,我要向他们说声谢谢,没有他们就不会有这枚沉甸甸的金牌。”郭崎琪特意提到,巴黎奥运期间,上海方面特意安排了专职人员为她进行医疗方面的保障,有效扫除了后顾之忧,“真的,这枚金牌包含了许许多多人的汗水,他们或许不会出现在镜头前,但我们的队员都会一直记住和感谢他们。”

郭崎琪透露,队伍在国内集训时,特意按照巴黎奥运比赛场馆的环境,搭建了一个一模一样的训练台,供队员提前适应。“观众对于欧洲队伍的热情可能超出想象,队伍里也安排了相关的模拟训练。”小郭回忆,当时队里在模拟练习时会设置两种极端场景——鸦雀无声和人声鼎沸,在抗噪声训练时,队里的工作人员会在场边使用各种工具制造尽可能大的声音,那有些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如今依然让她记忆深刻。“我想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会记住巴黎奥运备战期间的点点滴滴,这些都会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她说。

3 一段传承

中国队拿到这枚艺术体操金牌后,几位姑娘抱着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庆祝,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藏着主教练孙丹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也有郭崎琪与教练之间的一段传承。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孙丹作为中国艺术体操队的队员之一,获得一枚宝贵的银牌。自那之后,不论作为队员还是教练,出征赛场的孙丹,总会随身带着“福娃”,队员们也会在上场前轮流摸一摸这个可爱的吉祥物。

孙丹站上奥运领奖台的那一天,在上海的艺术体操训练室,郭崎琪正和队友一同观看着那场比赛的直播。在当时的小郭心里,那一个个带着甜美笑容的灵动身影,就是自己的榜样。多年后郭崎琪入选国家队,孙丹成了主教练,当年那段因艺术体操结下的奇妙缘分,得以传承下来。“教练带训的时候要求很高,但平时十分关心我们的生活。”谈起教练,郭崎琪充满敬佩,“有很多次,当我们在准备室看到那个已经有些旧的‘福娃’时,心里就有底了。”在孙丹的指导和“福娃”的“运气加成”下,郭崎琪和队友先后拿下亚锦赛、世界杯、世锦赛和奥运会冠军。从2008年时的观众到2024年的参赛队长,郭崎琪继承了教练的衣钵,更成功创造了中国艺术体操的历史。

来到训练馆,看着一个个后辈在场地上挥汗如雨,郭崎琪感叹:“以后轮到她们了,说不定这些年轻的身影里,就会出现下一个冠军。”

本报记者 陆玮鑫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