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广告 金仲华  在溧阳路笔耕不辍
第16版:新民旅游/广告 2024-08-27

金仲华 在溧阳路笔耕不辍

扫二维码看视频

金仲华,浙江桐乡人,新闻工作者、国际问题专家。从1928年在商务印书馆《妇女杂志》担任助理编辑开始到1968年去世,他从未离开过新闻事业。金仲华旧居位于溧阳路1156弄10号,他在这栋楼的阁楼里居住了三年,写下了《战后国际问题研究大纲》等著名文章。

时政地图创始人

1923年,16岁的金仲华考入杭州之江大学,苦读英文。大学毕业之后,金仲华报考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被顺利录取,开始担任《妇女杂志》助理编辑。主持《妇女杂志》的叶圣陶非常器重金仲华,两人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

金仲华24岁进入苏联塔斯社上海分社担任电讯翻译,开始研究国际问题。两年之后,他经叶圣陶介绍进入开明书店,协助编辑《中学生》杂志,并开辟“国际政治讲话”专栏,系统地介绍国际政治、经济方面的知识。金仲华与负责书刊插图、装帧设计工作的沈振黄,在《世界知识》半月刊上首开“国际政治形势图解”专栏,运用形势地图配合文字,分析国际形势发展。1936年5月,由金仲华设计撰文、沈振黄绘制的《国际政治参考地图》和《世界政治经济地图》在上海生活书店出版,成为关心和研究国际形势者案头必备的图书。对于政治时事地图这一创新,金仲华认为研究国际问题离不开地图,“对发生战争的地区,我们读报纸,固然可以把握形势发展纵的联系,如果一面读报,一面看地图,就会帮助我们对形势发展的空间范围有一个横的认识,那就会在我们脑子里形成一个立体的概念。”

阁楼里坚持写作

1935年,金仲华进入邹韬奋主持的生活书店,11月参与《大众生活》创刊和编务工作。因大力推动抗日救亡运动,《大众生活》于次年被迫停刊。1936年,金仲华赴香港,协助邹韬奋筹办《生活日报》《生活星期刊》。抗日战争期间,金仲华担任香港《星岛日报》总编辑,协助宋庆龄主持“保卫中国同盟”,参与创办香港中国新闻学院,协助胡愈之领导进步新闻机构“国际新闻社”。金仲华的中英文互译水平很高,但其实他并没有留学经历,完全是靠在国内的学习完成了提升。当时宋庆龄的大量英文稿件都由金仲华译成中文,宋庆龄对金仲华的工作给予了很高评价。

抗战后期,金仲华奉中共地下党指示进入美国新闻处,担任译报部主任。抗战胜利后,美国新闻处从重庆迁回上海,金仲华和孩子、母亲还有他的妹妹一起住在1156弄10号。这幢建于1914年的小洋楼,分上下两层,三层还有个屋顶阁楼。金仲华就住在屋顶阁楼,因为有一半地方是斜屋顶,当时就放了一张长沙发当床。在这里他写下了许多著名文章,比如《战后国际问题研究大纲》系列。1948年秋,中共地下党获悉金仲华已被列入国民党的黑名单,紧急通知他到香港避难。金仲华就此告别了居住三年的溧阳路居所。

上海解放之后,金仲华随陈毅的华东野战军进城。此后,他曾担任过上海市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新闻日报》社长、总编辑,创办和主编新中国第一份英文报《上海新闻》;中国新闻社首任社长、英文版《中国建设》杂志社社长、中国记协副主席、上海市国际问题研究所首任所长,多次代表中国新闻界参加国际记协会议等。1981年,宋庆龄曾撰文追忆金仲华:“在过去的爱国和进步事业中,他不遗余力地帮助了我和我的同志们。他是我一直非常尊敬的人!”

文 沈琦华 图 金 晶

周边漫步

鲁迅存书室旧址

地址:溧阳路1359号

1933年3月21日,鲁迅从拉摩斯公寓迁居至大陆新村,所存的藏书于6日后移至狄思威路藏书室。日记中提到的藏书室所在位置为狄思威路766号(今溧阳路1359号),是一幢红瓦灰墙砖木结构的三层新式里弄房屋,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40平方米,建筑面积386平方米,建于1920年。1977年12月,鲁迅存书室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024年3月,在鲁迅存书室原址旁的溧阳路1367号“鲁迅存书室数字会客厅”对外开放。

郭沫若旧居

地址:溧阳路1269号

溧阳路辟筑于1889年,旧称“狄思威路”,南起黄浦江畔的虹口港,向西北延伸至四川北路,1943年改今名。1946年5月,郭沫若由重庆来沪后居住于此。这栋洋房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假三层,建筑面积406平方米,红色清水砖墙,红瓦顶,木门窗,屋前有小庭院,有小假山、金鱼池等。1946年8月,邓颖超、齐燕铭等曾借此举办记者招待会,揭露美蒋北平军调部“假调处、真进攻”的真相;当年以宋庆龄名义主办的“募集贫病文化人救济基金的义卖游园会”召集发起人会议也在这幢楼里举行。郭沫若在这里住了一年多,翻译完成了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长诗《浮士德》。

陆澹安旧居

地址:溧阳路1219号

陆澹安1947年6月随子女迁此居住,直至1980年逝世。陆澹安,南社名士,早年从事教育、当过校长,做过编辑,主编过《侦探世界》《金刚钻报》等,写过小说《李飞侠外传》《落花流水》等,曾和洪深、严独鹤创办中华电影学校和中华电影公司。此外,他改写的弹词《啼笑因缘》《秋海棠》曾红遍江南。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