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人形仿生机器人惟妙惟肖,能做出多种动作
工业遗存建筑是服贸会首钢园展区的鲜明特色 特派记者 张龙 摄
4K无人机实景取材,结合数字电影级特效技术,打造出“最美长城”;在75英寸的8K屏幕上看国家大剧院的歌剧《托斯卡》、北京人艺的话剧《茶馆》;戴上VR眼镜,置身《三体》里的三颗飞星、三日凌空和巨月场景……在昨天开幕的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上,首钢园里的专题展聚焦科技赋能新文旅,展示着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最新场景。
工业遗存建筑是首钢园的鲜明特色,今年服贸会首次亮相的四高炉会展综合体,成为可持续利用的新亮点。室内的高炉炉芯被保留,在红色射灯映照下,重现昔日高炉“熊熊烈焰”的场景。原本被楼板封堵的楼层经过改造后全部打通,整个四高炉变为一个通透的会展空间。而室外裸眼3D屏在服贸会上的应用,有助于推动数字服务贸易的发展,促进服务贸易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
众多沉浸式展览和互动体验,集中展示了新质生产力在文化领域的最新成果。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当前最具革命性的技术之一,AIGC最新应用场景——快手的“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AI生成影片”、咪咕的“AI一语成歌”、百度的“千帆大模型”、小哆的“睿问大模型”,在文化科技会客厅与观众见面。
最新发布的MR混合现实一体机PICO 4 Ultra和VR互动游戏《三体:远征》,首次在大型展会亮相,用户可瞬间置身于《三体》原著描绘的“三体游戏”中。“凝时聚珍”水法钟沉浸式数字文物展示装置,复刻了故宫博物院和英国科学博物馆共办特展中对于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的数字化演绎,为观众呈现和伦敦展览现场相同的数字艺术组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最新成果纷纷亮相本届服贸会,中轴线、长城、大运河等成为重要展示内容。展区集中展示中轴线的历史地位、文化内涵和申遗历程,从鲸世科技的“京城之脊,巍峨中轴”,到歌华传媒集团的“数游中轴线·京师万象图”,再到新壹科技的“VR座舱穿越北京中轴线”等,众多互动展项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中轴线之美。VR体验看长城、AIGC生成大运河主题创意视频等展项,则将长城和大运河的壮美景色展示给观众。
最近中国传统建筑火爆“出圈”,观众还可以欣赏到与传统建筑相关的众多数字化展项。例如以古建筑屋檐上的“五脊六兽”为设计蓝本进行二次创作的《守护神》沉浸式互动体验,以及“穹天玉宇”沉浸式中国藻井数字艺学展,带给观众赏心悦目的体验。
四高炉为1号展馆,14个现代化展馆组成了首钢园服贸会4.0版园区。服贸会期间,第九届“炫彩世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色文化展示活动也将举行,30余个外国驻华使馆和国际组织机构参展,通过精彩纷呈的展览展示、文艺演出、文旅推介等活动,让观众感受丝路文化魅力,搭建文明交流互鉴的平台。
驻京记者 赵玥(本报北京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