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不能有丝毫麻痹和松懈 气象信息“零时差”制作“头顶风险图” 一夜不眠  逆行观测 超强台风掠城  月亮明晚现身
第3版:上海新闻 2024-09-16
上海台风研究所派人分赴陆家嘴、临港和小洋山

一夜不眠 逆行观测

1949年以来登陆上海的最强台风“贝碧嘉”一夜疾行,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的“追风队”几乎一夜未眠。为了采集第一手台风资料,再次逆行的上海“追风人”分别在陆家嘴、临港和小洋山三处地点开展台风野外观测。

“追风听上去很酷,实际上充满了危险和挑战。”上海台风研究所副所长汤杰说,但是,观测台风“途经之处”、深入探测台风“内部”,所得的珍贵数据对台风的预报预警,以及沿海城市防台减灾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问:选址如何选?

台风生成于热带海洋上,但海洋面积辽阔,海上气象站稀少。现代气象科技的发展,让气象卫星、气象雷达等观测设备加入,但台风内部结构的变化数据还得通过地面采集,这就意味着科研人员需要到危险的第一线。汤杰介绍说,台风“追风”观测的选址颇为讲究。

13日开始,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观测团队就分别在陆家嘴、临港和小洋山三处地点布设设备,并“请”出了所里的追风车、激光雷达、机器狗等多种看家“宝贝”,光是在陆家嘴、临港等地就布设了7到8部激光雷达。

二问:追风追什么?

“贝碧嘉”远在海上时,追风团队就驻守在三个观测点,持续开展台风野外观测,针对超大城市超高建筑影响下的台风边界层精细结构和不同下垫面环境(城市中心、郊区、海岛)对台风边界层结构的影响差异,获取第一手的资料。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沿海特大城市中的高楼越来越多。当台风来临时,高楼间的风场更加复杂。这次我们在陆家嘴这样典型的城市高楼群,对城市精细风场结构进行了观测实验,包括,哪里风更大,什么高度风更大,哪里相对比较安全、可以避风,以及什么高度的风更大,更容易发生高空坠物。这对以后高楼广告牌的安置、在哪里建造避难点,乃至沿海城市街区规划等,是有指导价值的。”汤杰说。

在临港观测点,队员们获取最直接的观测数据,开展预报预测一体化的实验,感受台风的威力。小洋山码头的观测点则为本次观测提供更全面的台风数据。

“贝碧嘉7点半登陆临港了!最大风力超过14级!”今天一早,追风队骨干队员张帅就从临港的追风车上给记者发来消息。他说,台风研究所派出了一支由15位80后、90后科研人员组成的“追风队”,平均年龄38岁。张帅几乎一晚没合眼,“除了随时观察设备是否受损、数据采集是否稳定,我们还在根据现场观测的数据,开展观测预报一体化试验,要及时将观测资料输入到模型之中,同步让模型开展预报。”而在亚太台风研究中心值守一整晚的汤杰也是“追踪”了完整的台风眼区登陆过程。

三问:为什么要追风?

“气象卫星获取的是宏观的较大区域内台风结构特征和轨迹。而深入台风第一线的观测,会获取整个台风垂直结构的精细数据,高精度的台风风场测量等,这些都是在亚太台风研究的重要数据,这也是追风的意义,为的正是筑牢城市和人民的安全屏障。”张帅说,年轻科研人员“追风”之行,会有更多的收获。“首先是台风环境下真实的亲身体验,包括大风、暴雨整晚的人体感受。其二,也是对科研精神的磨炼,野外作业跟办公室作科研有很大的差异。”

“以前,每年追风1到2次。这几年,每年追风4到5次,未来还可能逐步增加。”汤杰说,“随着气候变化加剧,各种极端天气事件会越来越多,也许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要面临的新局面。幸运的是,我们有了很多新‘武器’,比如,AI模型、激光和微波探测设备、卫星观测的数据设备。新局面更需要有打破既有格局的创新思维和眼光。” 本报记者 马丹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