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6日 星期一
许多智慧藏于“棋”中
第4版:中华文化圈粉记 2024-10-20
“围棋天才”深受中国文化影响

许多智慧藏于“棋”中

金恩持和队友复盘棋谱

金恩持

韩国

围棋职业棋手

本报记者 董怡虹

古有四艺,琴棋书画。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记载,“棋者所执之子,以子围而相杀,故谓之围棋”。手谈双方各执黑白,在纵横交错的各19条线段、361个交叉点之上轮流落子,终局时以目数多者为胜。

作为举世公认最为复杂的智力游戏,围棋棋理博大精深,蕴藏着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围棋运动风靡世界,其中涌现出许多耳熟能详的棋坛圣手。

“围棋天才”“韩国最年轻九段”“韩国女子围棋第一人”……从这些外界的标签可以看到金恩持身上的光环。这位17岁的少女如何看待自己的职业生涯,如何定义“天才”这个外界对她的评价?对于围棋这项古老的竞技运动她又有着怎样的理解?

利用围甲联赛比赛间隙,记者在上海棋院专访韩国职业棋手金恩持,带你走进顶尖高手的内心,听一听中华文化对她的影响。

“天才少女”

登顶韩国女子围棋榜首

2015年,8岁的金恩持登上韩国一档名为《英才发掘团》的节目,以强悍的围棋实力一夜成名;

2018年,获三星杯“希望之星”选拔战冠军;

2020年,以12岁零8个月的年龄成功定段、进入职业联赛,成为彼时最年轻的现役棋手;

2023年,2比1战胜前辈崔精首夺韩国女子棋圣赛,荣升围棋九段;

2024年,仅用4年零7个月登顶韩国女子围棋等级分榜首。

回顾金恩持的履历,用“天才少女”来形容她并不夸张。也许在围棋这项脑力博弈的竞技中,年轻是不可多得的优势。不过,金恩持却认为对“天才”这个名头多多少少是有一些误解的。金恩持从自己围棋之路的起点开始说起,“我喜欢上围棋的契机是比我大两岁的哥哥,他以前常下围棋,我就跟在他后面学了起来,感受到了下围棋的乐趣。”

乐趣、喜爱、坚持,造就了如今的金恩持。“当有了成为职业棋手的梦想后,我就决定要认真走上这条路。”无关天赋,不问年龄,她觉得围棋是纯粹的胜负,而她所有的时间都献给了这个梦想。“身边的朋友也都是围棋职业选手,对于我来说只有比赛和练习,只要空下来就会练棋。”金恩持认为能取得现在的成绩,“多练、勤练、不停练”是最大的原因,而这份刻苦也是未来继续提高的动力。

当然,对于围棋这项起源于中国的古老运动,金恩持也有自己的感悟,“我认为围棋在中国是极其重要的文化之一。”她能够切身感受到围棋在中国的热度,以及当今中国对围棋运动的重视。“围棋就像是人生的缩影,下围棋可以理解很多人生的智慧。”她认为,这是围棋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首先,围棋可以培养人的耐性,在进行围棋比赛的时候,总是很辛苦,是一段很困难的时间。”宝剑锋从磨砺出,这个17岁的少女正是在一局又一局的对弈中培养出了坚韧的性格,“其次,下围棋会让人不知不觉地沉浸于思考,逐渐享受到其中的趣味。”从性格的锤炼到思维的磨炼,这个来自韩国的姑娘爱上了围棋。诞生于中国的古老智力游戏在当代依旧拥有着独一无二的魅力,令五湖四海的人们将其作为人生之道,毕生之梦。

感谢上海

对棋手芮迺伟佩服之至

谈到中国棋手,金恩持首先想到的就是来自上海的女子棋手芮迺伟。作为世界围棋历史上第一位女子九段棋手,芮迺伟让这个年轻的韩国棋手佩服之至,“中国围棋选手芮迺伟是我非常尊重的一位棋手。她无论是年轻的时候,还是现在,都取得了非常优异的围棋战绩。”金恩持坦言,人生如棋,芮迺伟就是最好的例证,年过60岁的她依旧征战在黑白世界,驰骋在世界棋坛,可以说完美践行了围棋精神。

作为上海清一队外援,金恩持和效力于上海星小目队的芮迺伟一同征战在中国女子围棋甲级联赛,因此她也有不少机会观摩偶像现场对弈。她说:“现在看她参加的围甲对局,我依旧会感叹她的棋力还是这么强。她保持着如此之长的职业生涯,如此活跃的竞技状态,令人非常敬佩。”

在金恩持看来,能来中国下棋,和各路高手切磋,从前辈身上取经,对于自己的发展意义深远,“我特别感谢上海清一队,从参加乙级联赛时就一直邀请我加入,给我提供平台和机会,我真的非常感谢!”

随着采访深入,金恩持也谈到了对围棋运动未来发展的一些看法。比如,在人工智能普及的当下,围棋这项流传两千多年的竞技项目也面临着新的挑战。AI时代围棋运动何去何从?她认为,“人工智能的行棋值得我们学习,大家的水平伴随人工智能发展普遍提升了不少,我也受益良多,把人工智能作为进步的工具,是有益于棋手能力发展的。”

金恩持带领我们参观了上海棋院一楼的棋牌文化博物馆,其中介绍了围棋的起源、玩法、历史等知识,也收藏了唐代《高逸图镜》、元代《玄玄棋经》、明代《弈鉴》等藏品。她表示,下一步自己希望能够多多地参加在中国举办的围棋比赛,力争取得世界女子职业棋手第一的桂冠,“目前就先专注于围甲联赛,和清一队队友携手努力,通过我的努力和表现,让围棋触达更多的爱好者!”

本版编辑/刘珍华

本版视觉/戚黎明

视频:张剑 刘慧琴

摄影:张剑

海报:蒋玉涛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