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1日 星期四
习近平出席巴西总统卢拉举行的欢迎宴会 修复红树林生态 激发创新者活力 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更可持续星球
第4版:要闻 2024-11-21
华师大研发“抱团取暖”模式

修复红树林生态

在我国,红树林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的海岸线,守护着海岸带生态系统平衡。记者近日获悉,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戴志军教授及其团队携手合作伙伴,历经十年潜心研究,攻克了红树林生态修复的技术瓶颈,还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推动绿色发展的强大动力。

十多年前,戴志军第一次踏上广西茅尾海这片全国最大、最典型的岛群红树林区,发现大范围红树林因树根裸露而倒伏。尽管做了人工定植修复,但红树林成活率普遍较低。

深入开展实地考察,并与当地保护区护林员交流后,戴志军很快发现了问题所在。通过对不同省份数十个人工定植红树林长期蹲点考察,戴志军发现红树林成活率低的本质原因之一是其根系受损害。为验证这一观点,团队成员王日明教授通过采集上百个不同年龄的人工苗发现,第二年的人工苗部分根开始发黑,第三年的人工苗根完全腐败变黑。

如何解决该问题?团队另辟蹊径,提出了本地红树林胚胎大钵育苗、根系无损移植与聚集定植的营林新模式,特别是成功研发的可抵御波流联合动力影响的“胚胎—幼苗栽培模式”,不仅可提高红树林成活率,同时也可拦截漂浮于水体中的红树林胚胎,使其着床发育,缓解苗木数量匮乏与补种的问题,为红树林规模化种植提供有力保障。戴志军把这一团聚结构生动地比喻成“抱团取暖”。

长久以来,红树林在低中潮滩不可宜林,这自然也成为科研团队的又一重点。团队前后在广西最大的河口南流江出海口的七星岛进行十几次科研实验,提出“基于滩地水沙变化进行竹垄设计,创建红树林前缘低滩宜林生境”的创新观点,研发出“近自然红树林生境改造与生态修复技术”。记者了解到,这一技术具有显著优势,设计的竹垄不但将低滩淤积速率提高了约1.5倍,让竹垄间距可成为爬行动物的生态廊道,同时通过拦截悬浮于水体中的红树林胚胎,可让其沿竹垄发育成林。

“通过三年实验,该技术使南流江口约180亩非宜林低潮滩几乎都生长了纯自然红树林,极大节约人工种植红树林成本,成就了南流江口七星岛低滩非宜林地成林的案例。”戴志军介绍道。 本报记者 郜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