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今天开幕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岁月更迭,华章又启,又到上海两会时间。今天上午,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开幕。市政协委员齐聚一堂,为上海城市发展谋睿智之计,献可行之策。
8时30分许,世博中心大厅内气氛热烈。众多媒体记者将话筒和镜头对准出席会议的委员们,倾听他们的建议和心声。
“作为今年第一次参会的新委员,我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来的,现在心情很激动,期待能够为民履职。”市政协委员伍维曦是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教师,他说,“我关注城市文化发展,期待在会期内,与来自各领域的委员学习交流,更深入地了解这座城市及城市的文化需求。同时结合自己的专业、资源,为上海的文化事业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同样是新委员,刘必江聚焦“三农”问题,为上海实施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言。他深知农业的科研理论创新对生产实践的指导性作用,提出从科技创新、三产融合、能源解决方案等途径为产业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新兴现代农业产业,带动农户、农民参与到农业产业振兴中来,提升农民收入。
“今年已经是我履职的第三年,尤其看到前两年我们的提案陆续有了回应和落地,今年参会更有信心了。”市政协委员谭黎明作为人工智能企业的管理者,他关注人工智能如何更好地赋能新质生产力。他认为,行业企业应合作创新,共同应对挑战,以AI+赋能为引擎,促进行业降本增效。对于上海科技创新企业,国资耐心资本和IPO上市应给予更大支持,建立适合民营科技企业特点的发审制度。同时,打破内卷,吸引海外优秀人才,通过政府搭台引进海外产学研资源,助力企业“出海”走向世界。
9时,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市政协主席胡文容向大会作报告,为广大政协委员担当履职提出新要求。委员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在过去的一年里,市政协取得可喜成绩。
全面提升协商质效。全年举办专题协商、视察调研等各类协商会议活动244场次,向市委市政府报送调研报告24篇;收到提案1320件,立案1173件,办复1156件,有力助推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有效施策。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办好民心民生工程,召开保障房规划监督会,监督乡村振兴示范村,督办基础教育、医保创新、城市更新、“15分钟生活圈”等提案,满足人民新期待。
强化凝聚共识实效。做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工作,促进“五大关系”和谐,引导广大委员和社会各界积极投身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市政协履职目标及路径清晰明确——“持续强化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实干担当服务中心大局”“健全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优势的机制”……会场内,委员们聚精会神,边听边记。各项议程完成后,开幕会结束。会场外,委员们心潮澎湃、信心满怀。
“政协工作报告内容丰富、催人奋进,总结过去一年工作实事求是,部署2025年安排务实精准,为我们强化责任担当、提升履职能力理清了思路。”深耕养老行业10余年的市政协委员徐兵信心满满地说。今年两会期间带来了三份提案,关于银发经济、家庭适老化改造与安宁疗护。徐兵提到,随着经济态势持续向好,如何激励民营企业更愿意去投资成为他新的思考点。他期待着与其他委员共同交流探讨,“希望能有更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让企业能定下心,更好发展,做好事业。”
坚定信心,汇聚力量。在接下来的会期里,委员们将通过分组讨论、提交提案等,聚共识、建良言,以高质量履职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本报记者 解敏 方翔 陈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