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1日 星期二
唯爱伴我行  千场科普传递医者仁心 西藏学子松江行  同升国旗一家亲 都市里的“候鸟乐园” 上海各区举行元宵慈善活动  让特殊群体温暖过节 北极红喉潜鸟现身金山海岸
第8版:社会新闻 2025-02-26
一次跨越极圈的生态对话

北极红喉潜鸟现身金山海岸

红喉潜鸟现身金山海岸

数天前,本市金山区城市沙滩景区泳场迎来了一个重量级国际访客—一只来自北极圈的红喉潜鸟,是动物界体形最小的潜鸟。它首次出现在杭州湾北岸的金山海岸,引起了观鸟爱好者的广泛关注。记者采访了最先发现这位北极精灵的观鸟爱好者蒙山中学生物老师景小军。

师生金山观鸟发现极地精灵

景小军目前在金山区蒙山中学教初中生物。他对鸟类颇有兴趣和研究,观鸟至今已有12年。在他的潜移默化下,很多学生也爱上了观鸟,一些已毕业工作的学生还会与他相约一起进行观鸟活动。这次红喉潜鸟也是与其中两位学生一起确认发现的。

2月22日周六下午,金山观鸟爱好者、网友“硅基生物是最好的”发给同为爱好者的“韩叁”(景小军的学生)一张自己刚刚在城市沙滩拍摄到的鸟类照片,但不确定是何种鸟类。此时,“韩叁”正与景小军及另一位同学在金山区九龙村观鸟,他立即给景老师看了照片。虽然比较模糊,但景小军凭借经验推测:不是黑喉潜鸟就是红喉潜鸟!当时,兴奋的三人立即驱车前往城市沙滩,到达时已近17时接近景区闭园。那天是阴天,又下着小雨,由于距离太远天气状况不佳,很难拍到清晰照片,只有景小军用P1000相机拍到了较为清晰的照片和视频。

金山优越生态吸引潜鸟栖息

红喉潜鸟学名Gavia stellata,因罕见常被列为珍禽。

红喉潜鸟冬羽时,头部、颈部至下体洁白如雪,背部呈黑褐色并点缀着白斑,虹膜赤红,喙细长微翘,具有极高的辨识度。红喉潜鸟是游泳和潜水健将,时速可达7.2公里,能潜水至70米深,90秒内完成精准猎杀。主要以鱼类为食,偶尔也会食用甲壳类生物。金山滩涂丰富的鱼群可能成为它的“临时食堂”。

那么,红喉潜鸟为何会现身上海金山呢?景小军介绍,红喉潜鸟以其固定的迁徙路线著称,常规越冬地集中在广东、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此次在上海金山的记录可能是由于气候变化导致其栖息地扩散,或者是因为极端天气迷航而短暂停留。近年来,在湖南壶瓶山(2024年)和武汉涨渡湖(2025年)等内陆地区也出现了该物种的罕见记录,暗示着其分布范围正在悄然变化。

红喉潜鸟选择金山栖息,也印证了金山生态环境的优越——金山城市沙滩通过物理沉淀+生物降解技术净化海水,形成了清澈碧波的“人造蓝海”,为远洋鸟类提供了暂栖环境。同时,北极圈变暖可能导致红喉潜鸟繁殖地环境发生变化,迫使其探索新的越冬路线。上海近年来对湿地的修复工作(如杭州湾滩涂保护)可能成为吸引因素。

保护自然访客守护生命邂逅

对于这位稀有的极地访客,我们能做什么?景小军提出,首先是减少干扰,观鸟时保持百米距离,禁止使用闪光灯,避免惊扰它们觅食和休息。其次要抵制污染。红喉潜鸟对油污极其敏感。早在2017年3月曾有一只红喉潜鸟出现在上海浦东三甲港。十多天后,这只潜鸟却死在了岸边。腹部沾染的油污可能是它死亡的原因,因为潜鸟在整理羽毛的时候,不可避免会吃下油污,因此守护海洋清洁尤为关键。

其实,近年来到访申城的稀有鸟类不计其数。仅金山,就曾发现过带着环志的铁嘴沙鸻,后来查实是从澳大利亚达尔文港飞来;还在鹦鹉洲发现“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水雉等。

这次红喉潜鸟的意外到访不仅是金山生态的一枚“荣誉勋章”,也是自然对人类保护行动的一种无声回应,让我们更用心守护这份跨越北极与东海的生命邂逅。本报记者 郭剑烽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