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7日 星期四
民间高手的舞台 连续两冠 王楚钦重返第一 时隔七年 石宇奇再夺冠军 77岁乒乓奶奶的球 一般人接不住
第10版:文体新闻/体育 2025-03-17
从阿拉的“乒乓春晚”到全运会,十五运会群众比赛选拔场面火热

77岁乒乓奶奶的球 一般人接不住

沃霞芬是场上年龄最大的选手 本版图片上海市乒协供图

选拔赛吸引了三百多名名乒乓球爱好者参与

扫码看视频

昨天,“我要上全运”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群众比赛乒乓球项目上海市选拔赛在上海市体育宫圆满落幕。本次比赛面向全市开放,吸引了5个年龄组、共335名乒乓球爱好者踊跃参与,这正是上海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的缩影。

不少参赛者是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新春乒乓球公开赛的老球友,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对乒乓球的热爱,弘扬蓬勃向上的体育精神。

站上赛场不言老

77岁的沃霞芬,又一次成为“我要上全运”上海市选拔赛的最年长参赛者。

“屏牢。”决赛赛点,沃霞芬示意暂停,走到场边,球友这样鼓励她。沃霞芬喝了口保温杯里的茶,握了握拳,随后,一鼓作气,以3比1获胜。

“体育精神不分年龄。”沃霞芬开心地说,“为上海争光是我的荣幸。”

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首设群众项目,69岁的沃霞芬刚好搭上“末班车”,参加年龄最大级别组比赛,收获了一枚宝贵的铜牌。她以为,这将是自己的乒乓收官之战。没想到,四年后的陕西全运会增设70岁以上组,她再次成为上海队年纪最大的队员,并一举夺得金牌。

又是一个四年,沃霞芬继续书写“宝刀不老”的传奇。从小自学成才的沃霞芬打的是削球,“我小时候看着徐寅生他们的球长大,尽管没参加过专业训练,但乒乓球是我一辈子的爱好。”2005年,首届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新春乒乓球公开赛举行,沃霞芬第一次投入到属于上海业余乒乓人的盛宴。她早已不记得名次了,但上海乒乓的热烈氛围,让她坚定了打球的决心。

这几年,沃霞芬和好友在徐家汇社区的支持下,每周都积极参加乒乓球活动,保持了良好的状态。眼前的沃霞芬精神矍铄,“你能想象吗?退休前,我的体重一度达到125斤,退休后坚持乒乓运动,现在不到110斤。”

不以胜负论英雄

男子40—49岁组,沪上乒乓高手如云,从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新春乒乓球公开赛,到“我要上全运”选拔赛,石泉派出所民警温尧亮遇到的对手,往往是打了十年、二十年的老球友。

2017年,闯入八强赛;2021年,获得亚军;这一次,又是亚军。温尧亮笑言:“吴旻皓的实力很强,我两年前在新民晚报红双喜杯的决赛中输给了他,今天的比赛也很精彩。”

冠军吴旻皓也有一个全运梦,小时候曾多次获得少儿组冠军,可惜后来没有走专业道路。踏上工作岗位后,吴旻皓一度远离乒乓球,直到参加了2023年新民晚报红双喜杯并一举夺冠,让他信心倍增,“既然重新捡起这项爱好,就要坚持下去。”

今年的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新春乒乓球公开赛,沈亨毅和母亲一起站上了开幕式的舞台,母亲陈荷芬是首届赛事的女单冠军。而“我要上全运”选拔赛,沈亨毅也连续参加了三届,这次以1比3负于温尧亮。“温警官是我们业余乒乓球爱好者同年龄段中,水平比较高的选手,我先输了两局,第三局扳回一局,第四局以15比17惜败,虽败犹荣吧。”沈亨毅觉得,打出体育奋斗精神、享受每一球,足矣。

全民喜迎全运会

中国乒乓球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乒乓球协会会长、上海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主任王励勤介绍:“我们邀请了上海乒乓领域的专家、专业队教练以及乒协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评审团。他们将根据参赛运动员在选拔赛中的成绩和比赛表现,进行深入研究和综合考量,最终确定代表上海参赛的最佳运动员名单。整个选拔过程将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让真正有实力的选手脱颖而出。”

全运会群众组预赛将于5月份举行,上海代表队将全力争取获得全运会决赛的参赛资格。而本月和下月,将分别举行全运会乒乓球项目的成年组和青年组预赛。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全运会首设青年组,上海男乒主教练张洋介绍:“参赛的5名队员中,有3名是国家青年队队员,全运会第一次设项,对我们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此外,市乒协还将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和比赛,号召乒乓球爱好者一起为粤港澳全运会加油。在全运会举办之前,市乒协将继续携手新民晚报社、上海红双喜股份有限公司,举办“全民迎全运”新民晚报红双喜杯乒乓球公开赛单打项目的比赛。

“我们下一个赛场见。”这是沪上乒乓人的共同心愿。

本报记者 陶邢莹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