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9日 星期六
智慧快餐 刷存在感 中医“忌口”哪些不宜吃 掌上“花园” 春雷一声响 我与宝山的情缘
第11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5-03-23

中医“忌口”哪些不宜吃

朱为康

《伤寒论》中有不少关于中医忌口的记载,比如药方“桂枝汤”的原文中有如下记录:“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这正反映了中医忌口的总体原则。

人体生病,特别是慢性病,大部分情况是外邪,以寒邪为主,阳气受损后,寒性的疾病用温热的药物治疗,此时当然不能再食用生冷之物来影响疗效。比如淋雨受寒后,到家要换一身干爽的衣物,洗个热水澡,喝杯热姜茶驱除寒气,这些是大家都掌握的防病技巧。

过去,少吃生冷是老百姓普遍的常识。随着人们接纳和适应西方化的饮食习惯,渐渐漠视生冷食物对人体的不利影响,而过度关注食物本身的营养成分。西方人很少会谈及饮用热水,他们的三餐也不太讲究热食,这是饮食习惯和文化的差异,因此在讨论食物与人体之间关系的时候,西方人很可能就忽视了“禁生冷”。“生”即指没有经过加热烹饪的食物,如蔬菜色拉、生鱼片等。我们一般把低于人体温的都算作温度低,冰镇的自然不必说,因为食物一旦低于人体温度,进入人体后就会消耗人体的阳气,这对人的健康是不利的。有些人一吃糯米、年糕等黏性大的食物,胃就不舒服。这类食物对脾胃运化会造成很大的负担,脾胃功能弱的人自然就容易出现问题,所以要“禁黏滑”。同理,肉类,特别是油腻的肉类,也会增加脾胃的负担,患者身体负担已经很重,还要增加脾胃运化的负担,那肯定是对疾病恢复不利的。“禁面”特指不容易消化的面食,对患者来说也是负担。《伤寒论》对“五辛”具体所指何物,并无明确的记载,一般认为是指刺激气味的食物,如《本草纲目》记载的五辛是指小蒜、大蒜、韭、芸苔(油菜花)、胡荽(香菜)。《伤寒论》出自东汉时期,当时只有米酒、清酒和浊酒,酒精浓度低。相对应当今的葡萄酒、黄酒和白酒等高度酒,在治病期间都是应该被禁止的。东汉时期的酪是指牛羊的乳汁发酵制成的食品,类似于今日的酸奶和奶酪。“禁臭恶”是指特殊气味或不良气味的食物。东汉时期主要是指豆豉、醢(肉酱)、鳍(鱼酱)等调味料,这一类调味料是通过发酵制作并且气味浓烈,在患病时不适合食用。

总之,患者在外感病治疗期间需要饮食清淡,不吃不易消化和气味香味太过浓郁的食物,并且严格禁酒。中医忌口并不是在限制人们的饮食自由,而是在帮助人们更好地调理身体,保持健康。(作者系上海市中医医院肿瘤五科行政主任)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