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8日 星期二
春分里 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楷书) 春日江边的Citywalk 穿百家衣长大 “拼死吃河豚” 数字:动态世界的钥匙
第7版:夜光杯 2025-04-05

“拼死吃河豚”

余斌

要是以食而后快的冲动强烈的程度去判断,天下至味,应该是河豚鱼——“拼死吃河豚”的说法小时候就有耳闻,据说是“古已有之”。但是而立之前,河豚鱼于我,纯粹是一个传说,不要说吃,见也没见过。

好多年后才知道河豚长什么样。汉字里“豕”即猪,含“豕”的字多与猪有关,“豚”字有个意思,就是小猪(日料里“豚骨拉面”即猪骨头汤拉面)。问题是,河豚作为一种鱼,和猪有何瓜葛?似乎怎么说都太牵强了。总不能说它鼓气时肚腹“肥胖”起来,与猪有几分形似(或者竟或“神似”)吧?

河豚体量不大,受敌时的反应是膨胀起来,皮上的刺炸起,把自己弄得像水中的刺猬,虽然它的刺短到不值一提。我见过真容——不是已成盘中餐之后,是宰杀之前鲜活时的样子:大师傅将它从水里拎出来,它立马就自我膨胀,变成一个球形,像超级大胖子的脸,五官被挤到一起,缩作一团,大面积的“留白”。侧看如球,待放到案上,圆溜溜的肚子受挤压,接触的部分变平了,俯视好似一尾鱼趴在冰上,下面白馥馥的肚腹如同连体雕塑的基座,仿佛不属于它。看肚子,马上想到过去熟悉的“肺都气炸了”一类的描述,它的脸上却一点也不“义愤填膺”,我以为用“一脸的无辜”来状写它的神情至为恰当。两相对照,用古早一点的说法,憨态可掬;时兴的说法,蠢萌蠢萌。

但吃货肯定不是因为河豚蠢萌的长相就要以命相搏,食而后快。看似人畜无害,河豚其实含剧毒,应该是其有毒物质很特别,得了个专名,叫“河豚毒素”,卵巢(鱼子)、肝脏有剧毒,其次为血液、眼睛和皮,据说仅0.5毫克的河豚毒素就能毒死一个体重70公斤的人。故有“味胜山珍,毒似砒霜”的说法。因吃河豚废了、残了、死了的事情都曾发生过。——就是说,“拼死吃河豚”不是说说而已,当真会吃出人命的。

去过两次扬中,十几年前的事了。其中一次是在那边有业务、对扬中极熟的朋友领去的,从镇江开车过去,开了一阵他笑说,只要看到餐馆大鸣大放将“河豚”二字招摇起来,就一定已到扬中。坐在车中,菜单是看不到的,然店家往往在墙上、窗玻璃上将“河豚”广而告之,极是抢眼。

河豚的老家在海洋,分明姓“海”,只因清明前后回游到长江中下游,被视为美味,稀里糊涂就被姓了“河”。事实上沿海好些地方都有,海边的人也食用,只是远不如江南人那么疯狂。堪称河豚第一代言人的苏东坡,就是在江南被这美味俘虏的,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的诗句为证。作这首诗时坡翁身在何处,所写具体是哪里景象,好事者多有争论,然总是沿江一带。河豚并不是扬中才能吃到,江阴等地都有吃河豚的传统,但扬中人坚称扬中因地形地势,是河豚最爱待的地方,也最是肥美。

这么说,江阴等地的人可能不答应,不过扬中人对河豚更“视同己出”,外地客来,主人若要有面子,请吃河豚就是题中应有。上点规模的公司,内部的食堂多聘有专擅河豚的大师傅,水准在一般餐馆之上。奔这里来,是吃味道,不是吃排场,摆盘那些个讲究免了,但例有专门器皿盛装,且是三件套的模样:一是鱼皮,褪下来单独放,像是胶质的套筒;二是鱼的正身,没啥说的;三是鱼白,白馥馥一条,鲁菜里做成一味,号称“西施乳”的便是。各是各的口感,各有各的鲜美。好皮的,软糯厚厚一圈吃下去,满嘴的胶原蛋白,翻在里面的小刺微微扎舌带点微麻,鱼肉则细嫩不言而喻,我最好的还是鱼白,即是它的精巢,有一种说不出的膏腴之感。

据说精巢与其他内脏恰是剧毒藏身的所在。因此处理河豚是一项专门的活计,大师傅术有专攻,要价也高,算账倒是极方便:工钱与鱼是同价,做一斤鱼,工钱就是一斤鱼的售价。饶是如此,也不能保证中毒之事绝不会发生。所以吃河豚还得留后手,以防万一。发现情况不妙,就得催吐。我有位同事是扬州人,父亲行医名扬一方,常被请去吃席,他小时会被带了同去饱口福,吃河豚是盛事,去过不止一次。每去必见席下备有一物,椰子大小,上插一麦秸秆,道是“糞青”。这“糞青”扮演的是强力催吐剂的角色,服下之后得能保证中招者将腹中之物呕个一干二净。我问同事“糞青”究为何物,他表情诡谲,忍不住笑道:“就是大糞啊!”

当然,这是几十年前的事了。现今河豚早已大量养殖,市面上不见野生的,而养殖的河豚一无毒性。有意思的是,价格降下来,安全有保障,说到吃河豚,大感兴趣的人似乎反倒少了。我因此怀疑过去的人提到“拼死吃河豚”时的跃跃欲试(是不是有揎拳撸袖的画面感?),其兴奋劲更在“拼死”,而不在河豚本身——当它是一场胆量、勇气的测试。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