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音版《茶花女》彩排现场 本报记者 王凯 摄
今晚至9日,由上音歌剧院联合世界十大歌剧节之一的萨翁林纳歌剧节共同打造的威尔第歌剧《茶花女》,将作为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闭幕大戏献演上音歌剧院。昨晚的彩排现场,由芬兰萨翁林纳歌剧节艺术总监维勒·马特维耶夫执棒,一曲熟悉的《饮酒歌》让人们沉醉在春天的夜晚里。
据悉,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此次担任艺术总监并领衔主演,国际知名导演皮埃尔·弗朗切斯科·马埃斯特里尼执导,萨翁林纳歌剧节艺术总监维勒·马特维耶夫与指挥家张洁敏执棒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上海音乐学院合唱团,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歌剧团师生与国际歌剧领域冉冉升起的新星共同演绎。
明星新星共璀璨
意大利导演皮埃尔·弗朗切斯科·马埃斯特里尼至今已执导了超过150多部歌剧作品。他是上音的老朋友,曾线上指导上音版《茶花女》前两轮演出,这次是第一次来到现场与上音师生合作,他赞赏上音的青年歌剧团演员,“我在他们眼中看到了对歌剧的热爱。”他表示,也许这些年轻人未来会登上更多世界知名的歌剧舞台,希望今天的努力会帮助他们明天更好地迎接挑战。
廖昌永领衔的演员阵容中西合璧。今晚的歌剧《茶花女》中女主角薇奥莱塔将由屡获国际声乐大奖的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顾文梦扮演,她表示,从教室到舞台,是一个蜕变的过程。“在舞台上历练了多次之后,对角色的演绎更加得心应手。”
对于学生在剧中的表演,廖昌永秉持严格的教学理念,他着重指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歌剧如同一场足球赛,每位参与者都是团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相互配合、彼此激发,才能成就精彩演出。
中外联合走出去
今年是法国文学家亚历山大·小仲马逝世130周年,歌剧《茶花女》故事蓝本取材于小仲马的同名小说,由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作曲,全剧共三幕,1853年首演于威尼斯凤凰剧院,迄今在世界歌剧舞台上常演不衰,《饮酒歌》《永远自由》《永别了,过去的美梦》等唱段脍炙人口。
一个多月来,上音声乐歌剧系、管弦系、作曲指挥系、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系、数字媒体艺术学院师生协同,与国际一流歌剧创演团队联合开展排练和筹备工作。通过对经典歌剧的排演,在“上海之春”构筑中外艺术对话新通道,为上海打造亚洲演艺之都注入新动能。
上音师生连续三年受邀亮相萨翁林纳歌剧节“中国艺术周”,让中国艺术歌曲、中国音乐文化成功“走出去”。指挥维勒·马特维耶夫自2014年起担任萨翁林纳歌剧节艺术总监,“我们拥有一座古老城堡作为演出场地,城堡中有能容纳4000人的剧场,声学效果和氛围绝佳,并邀请世界顶尖艺术家和制作团队前来参与演出。”马特维耶夫表示,未来期待上音带来更多中国原创歌剧。本报记者 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