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科技占C位 上海车展大打AI+牌 假日更闹猛 申城楼市也过劳动节 退税友好,让境外旅客开心“买买买”
第2版:上海新闻 2025-05-03

科技占C位 上海车展大打AI+牌

昨天下午,为期10天的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落下帷幕。本届车展在规模、新车首发数量、海内外观众等方面均创下新高:展出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展出车辆1366台,其中新能源车超七成,首发车163台;共接待海内外观众101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海外观众来自97个国家和地区,达6.3万人次,其中海外经销商超1.2万人次。

科技属性尤为突出

2025年是上海车展40周年。40年来,上海车展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从学习者到创新者、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蜕变。“促进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合作,深化市场拓展”的理念在本届车展上表现尤为突出,大众更多关注车展的科技属性、产品突破与新车趋势,回归全球汽车行业A级车展的本质。

在电动化、智能化的浪潮下,汽车正在经历更深层次的转型,产业竞争从单一产品升级向生态能力转变。据主办方统计,今年上海车展展出车辆中新能源车占比已超七成,而上届在四成左右。新能源展车比例大幅提升,展现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转型的趋势。

今年上海车展上,“全栈自研”的中国品牌无疑成为了行业焦点。科技与供应链企业集体走向幕前、增程式技术和兆瓦级超充产品引来各方关注、人机交互向沉浸式感知升级、AI技术全面融入汽车……这些扎实的技术进步牢牢占据了车展流量C位,让上海车展的科技属性更为突出,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创新策源地。

汽车成新移动终端

车展现场,在品牌宣传认知度、产品展示的丰富度以及展台人流量的活跃度上,中外车企已基本不分伯仲。外资合资加速追赶智能化战略和推进本土化合作,与自主品牌大力展示全球化布局和全面出海战略形成双向奔赴。仅开幕前四天,车展已累计接待海外观众近3万人次,国际化底色愈发鲜明。10万平方米的汽车科技与供应链展区内,中国汽车产业链的韧性和成熟度大放异彩,将作为推动世界汽车工业未来发展的核心支撑力量发挥更大作用。

今年“汽车+”“AI+”为产业链技术整合和跨界生态重构提供了新赛道,更有绿色制造、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等不断加入。汽车正在成为连接能源、出行、数据、娱乐文化和生活各维度的移动终端,未来的汽车将不止于车。

本届上海车展展期首次延至“五一”假期,助力汽车消费再升级。车展还首次与文旅商体展联动设立“车展专享消费券”,累计访问观众达8万人次,领券下单二次消费超过百万元,共同助推车展期间城市消费。

本报记者 张钰芸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