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8日 星期二
杭州纳凉地图解码城市幸福拼图 溧水  碧水绕村凤来仪 AI培训师为台州银发族架起数字桥梁 52处“第二赛场”共嗨足球之夜 古建“逆生长”的N种尝试
第9版:长三角/万象 2025-07-08
姑苏古城以有机更新续写千年文脉

古建“逆生长”的N种尝试

清末的陈宅变身融合黄金文化与非遗技艺的博物馆,解放前风情的金城新村成了年轻人追捧的多元文化街区,老旧小区里新增的充电桩温暖着寻常日子……从“古城保护更新伙伴计划”凝聚社会合力,到产城融合与文化赋能激活老空间价值,再到聚焦民生需求的精细化改造,姑苏古城在青砖黛瓦间不断探索“有机更新”保护之路,让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让古建老宅通过活化利用焕发新生。

苏式园林变身“黄金屋”

今年亮相的江南首座黄金博物馆所在地是清末建筑陈宅,随着岁月变迁,主建筑与园林均遭损毁。在“古城保护更新伙伴计划”的“合伙人”、老字号品牌“老萬年”的打造下,这座古宅活化改造为占地3200多平方米,以黄金文化为核心,融合园林美学与沉浸式体验的黄金文化与非遗技艺的艺术展示空间。

“作为一家有300多年非遗传承技艺的老字号品牌,在传承的同时也需要更新和发展。在改造过程中,我们尊重老宅的历史风貌,尽可能保留了原有建筑的结构和特色,同时融入现代设计元素,让古老与现代完美融合。”苏州老萬年黄金品牌负责人谢臻表示。

“这一系列的老宅更新案例,展现了‘古城保护更新伙伴计划’的显著成效。我们鼓励社会力量加入到这个计划中,赋予老宅多样化。”苏州姑苏区古城保护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5年6月,“伙伴计划”已累计上线古建老宅80座,36座宅子找到“新伙伴”,在项目推进阶段,各参与方的目标就是让古建“活”出新精彩。

花园洋房“潮”出新热度

苏州古城的城市更新,从来不只是“物理空间的翻新”,而是让城市空间焕发新的价值活力。

走进位于五卅路148号的金城新村,一幢幢解放前风情小洋房映入眼帘。金城新村原为金城银行于上世纪30年代建造的西式别墅区,地处苏州子城核心区域,坐拥十余幢砖木结构的二层西式别墅。如今,这里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与活力。在苏州名城保护集团古城公司市场运营部副经理尹雪山看来,金城新村的“出圈”是产城融合与文化赋能的成功范例。“从项目初期开始,就将金城新村定位为年轻人的活力街区,招商也侧重文化创意、艺术等领域,比如集邮社、兔柚咖啡厅、悉下清吧等。同时,还以解放上海战役指挥机关旧址为契机,打造了红色文化体验场景,通过文化赋能让金城新村更具内涵。”

如今,金城新村已成为苏州城市更新中一张亮丽的新名片。今年累计接待各类党建团体200余场,超1万人次。最近,趁着“苏超”的热度,尹雪山和他的团队开始策划苏州主场比赛第二观看点,让热爱足球的人们在此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

老旧小区“改”出幸福感

作为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老旧小区见证着城市的变迁。位于姑苏区护城河畔的永林新村二区,建于1990年至2000年间,已有近30年的历史。这里共有79幢房屋,居住着2534户居民,总建筑面积约达19.7万平方米。由于建造年代早,小区出现房屋老化、道路破损、停车位不足等问题,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姑苏区相关部门听取了居民的意见和需求后,将永林新村二区纳入了城市更新计划。

在改造过程中,对小区的外立面统一进行了翻新,增设大量停车位和充电桩,更加注重适老化、适幼化改造,优化和升级社区内公共活动空间和绿化空间。“现在小区道路平整干净,停车也方便了。孩子们有了更好的玩耍空间,老人也有舒适的活动场所。”73岁的张阿姨感慨道。

从顶层设计到民生细节,从产城融合到文脉传承,苏州城市更新之路用实践证明:城市更新的本质,是让生活于此的人更幸福,让城市的记忆可触摸,让发展的动能可持续。这座“活着的千年古城”,总能给人带来惊喜。

本报记者 唐闻宜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