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二维码看视频
陈其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者,主要著作有《资产阶级价值学说批判》《十九世纪上半期法国和英国的庸俗政治经济学》《帝国主义理论研究》《大卫·李嘉图》《帝国主义经济与政治概论》《布哈林经济思想》《殖民地的经济分析史和当代殖民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研究》等。
陈其人1949年来到上海,先在洋泾中学教书,后进入复旦大学经济系,正式开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坚守讲台
陈其人1924年出生于广东新会,虽然年少时因战乱经历了背井离乡、失学流浪,但立志求学的他通过努力考上了中山大学附中。其间,他去中山大学听了时任中山大学经济学系主任、国内首译《资本论》的王亚南教授的经济课,激发了他对货币理论、物价理论等经济问题的思考,也由此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考上中山大学经济系之后,陈其人师从王亚南、梅龚彬等名师。对于那段日子,陈其人曾撰文回忆:“王亚南先生给我们一年级学生讲的是政治经济学。最初听讲,只见他全神贯注,声音洪亮,那湖北口音,接近西南官话,特别富有表现力,使人难忘。例如,他分析封建社会经济时,指出其特征是:土地经济、庄园经济和自然经济……”
大学期间,《经济学教程》一书中阐述的变革生产关系的概念引起了陈其人的好奇,于是他决心通读《资本论》。1945年,陈其人通过省吃俭用,用身上仅剩的钱买下一本渴望已久的《资本论》,从此“致力于《资本论》”成为了他一生的坚定信念。
1949年,陈其人辗转香港、广州来到上海。同年2月,他到上海市洋泾中学工作,同年考入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当时,洋泾中学将黄浦江老白渡畔的明代古庙俞家庙作为临时校址。浦东的潍坊西路原名就叫俞家庙路,一棵原本栽于俞家庙内的银杏树(现在潍坊西路67号),如今挂上了“编号0499”的古树名木保护牌,静静守望着历史回旋。洋泾中学当年的学生,至今还有不少记得陈其人当年教书时的样子。作为上海地下少先队首批23名队员之一的章大鸿曾提起:“在俞家庙临时校址的香烟袅袅中,陈其人老师坚守讲台给同学们上课。”洋泾中学解放前夕中共地下组织发展的地下学生党员高茵也记得,“陈其人先生是我高中时代的班主任……”
执教著文
1952年起,陈其人先后在复旦大学经济系、国际政治系任教,一边搞理论研究一边教书育人。在近半个世纪里,他以《资本论》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系统地批判了斯密教条和庸俗政治经济学,在国内较早提出“世界经济学”,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和货币理论、帝国主义和殖民地理论、南北经济关系、亚细亚生产方式等均有研究。陈其人晚年的学术创作能力惊人,《李嘉图经济理论研究》《东西方经济发展比较研究》《亚当·斯密经济理论研究》等都是在80岁高龄后完成的。
作为复旦知名教授,陈其人上课很有特点,他从不用已有的教科书,不是自己写的,一概不用。即使为研究生开课,并且开几门课,他都是“自产自销”。比如,2002年出版的《世界经济发展研究》一书,正是陈其人在1994年对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博士生讲授的专题,针对学生们的研究方向(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关系和南北经济关系),陈其人要求他们必修发展经济学。然而,当时有关发展经济学的论著,书店里不是没有,但并不是他期望的那种教材。因此,他就自己撰写,认为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和由他讲授的其他课程构成一个有机的知识体系。曾有文章提到过这样一段轶事:西北大学教授刘承思钦敬陈其人先生的才学,将楚图南题赠戴东原纪念馆的两句诗转送给他,誉称他“治学不为媚时语,独寻真知启后人”。陈其人先生对此则微微一笑,淡然答曰:“执教著文中有我,吃饭穿衣外无他。”
文 沈琦华 图 金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