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今天在上海开幕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本报讯(记者 叶薇 郜阳 马丹)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今天开幕,大会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邀请来自4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高级别代表出席,围绕深化创新合作、推动普惠发展、确保智能向善等重点议题开展深入研讨。
上海已经是连续第八年举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今年的大会更加凸显高端化、国际化和年轻化。开幕式上,2024年诺贝尔奖得主、2018年图灵奖得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计算机科学名誉教授杰弗里·辛顿,MiniMax创始人闫俊杰发表演讲;Relativity Space执行董事长兼CEO埃里克·施密特与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沈向洋以“人工智能全球合作展望”为主题开展对话。
大会的年轻气质更加浓郁:推出青年菁英交流会、思辨会,邀请国际大咖、企业CEO和青年新锐开展思想交锋;特设Future Tech创新孵化板块,集中展示海内外200余支不足5年的初创战队;在“数学之问”前沿议题中,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丘成桐教授,将为论坛特别选题、命题,由机器模型现场作答,屏幕实时展示AI推理过程。中外青年数学人才还将跨国结对,搭建数学人才国际交流平台。
同步开幕的大会展览,有3000余项前沿展品集中亮相,涵盖40余款大模型、50余款AI终端产品、60余款智能机器人以及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的重磅新品,规模创历届之最。华为昇腾384超节点、阿里云百炼、金山WPS灵犀、蚂蚁AI健康管家AQ、科大讯飞AI学习机、OPPO FIND N5、西门子Industrial Copilot智能体系统等展品被列入今年WAIC的“镇馆之宝”。
开幕式上,中国气象局发布全民早期预警中国方案“妈祖(MAZU)”,开启跨国气象防灾减灾使命。“妈祖(MAZU)”以云端早期预警系统为核心,根据不同国家需求提供可定制、易部署、可持续的技术解决方案。